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1691篇
科学研究   47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31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1060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政务微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官民沟通平台,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建立起政府部门、媒体与公众之间多方联系的互动系统,可以为社会共识形成助力,也能促进突发事件的解决。  相似文献   
42.
微博是90后大学生进行政治意识表达的主要载体,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在微博的影响下,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主流虽然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出现了政治冷漠,盲目轻信甚至是群体极化的现象。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微博立法,高校应开设公共微博,培养一批意见领袖,而大学生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微博素养,才能保证微博上政治意识表达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43.
黄璀 《新闻世界》2020,(4):90-93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和文本形态,在新闻写作教学中需要敏锐把握这种变化,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跨媒介写作为实践内容,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微博新闻写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新闻素养,进一步理顺"教"与"学"的关系,培养更多综合型、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44.
在2019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我2020年的愿望是完成那些计划在2019年完成的、写在2018年愿望清单里的、那些2017年没有完成的事。"当减肥计划遇到美食诱惑,当单词打卡遇到微博更新,当早起读书遇到温暖被窝,当你订立的生涯目标遇到手机、游戏、动漫……这些外界丰富、新异的刺激时刻抢占着你的注意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45.
微博信息传播不仅沿袭网络传播特点,而且具有信息传播泛化、碎片化与去中心化等新特点。这在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成巨大挑战。对此,要在遵循规律基础上,以议程设置为路径充分利用微博把控和引导学生思想动态;以强有力的教育教学网络平台捍卫主导价值观一元性;以提升教师媒介素养为应对微博挑战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6.
张敏 《今传媒》2011,(7):104-105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产生的新信息传播方式——微博,因其异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在日本大地震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以日本地震为背景,探讨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体在突发新闻事件中愈加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北京某普通高校为例,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微博微信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媒介消费行为、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介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8.
在新媒体力量崛起的背景下,各种新的环保传播手段和环保传播事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变化。本文以微博推动"南京护树"事件为研究对象,旨在为Web2.0时代的网络环保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9.
刘磊 《中国德育》2016,(1):21-25
2016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元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将正式发布。学生核心素养将成为一切教育活动所遵循的目标,包括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政府的教育行政、学校的内部管理,都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相似文献   
50.
基于微博数据的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联系强度是城市群发展阶段、态势、功能定位的重要表征.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联系平台的广泛使用,人流在不同地区的空间移动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统计和表达.在总结以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微博数据判别城市之间空间联系强度的方法,弥补了由于缺乏城际通勤数据而导致的传统空间联系强度判别方法的不足.新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判别城市群地区各个城市的空间联系强度与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