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9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41516篇
科学研究   1876篇
各国文化   240篇
体育   1073篇
综合类   1549篇
文化理论   264篇
信息传播   3843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79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680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871篇
  2014年   4190篇
  2013年   2936篇
  2012年   3262篇
  2011年   3897篇
  2010年   3795篇
  2009年   3551篇
  2008年   3921篇
  2007年   2933篇
  2006年   2446篇
  2005年   2014篇
  2004年   2079篇
  2003年   1979篇
  2002年   1648篇
  2001年   1388篇
  2000年   1015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既然语文素养包含这么多丰富具体的内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962.
教学具有诗性。教学的诗性美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的育人之美、教学过程的心灵栖居之美、教学方法的灵动之美和教学内容的素材之美。构建诗性的课堂应该成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63.
在现阶段的教学改革模式下,合适的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NGINEER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为此,编写该课程新教材的宗旨是:使用简单的命令,实现复杂的造型。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选择适合的内容、采用实例等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64.
郑会锦 《课外阅读》2011,(4):197-197
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65.
唐玉婷  史建云 《课外阅读》2011,(11):372-373
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关爱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但倘若只有爱而没有刚性的教育教学常规,没有了纪律,而只有放纵,只有松散,那么这种爱是不完全的,或者说是不负责任的!爱之深,管之严,爱而不纵,严而有度,严而有格,严而有方,这就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966.
朱晓芳 《课外阅读》2011,(7):254-254
语文教学调查中,如果把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现代文,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文言文,难道是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魅力不及现代作品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一方面古今语言的差异造成学生阅读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似乎更偏重于文言字、词、句的翻译和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背诵和默写上;还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地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然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怎样让文言文的教学课上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认为课始激趣、课中应持趣、课末增趣。如何做到引趣、持趣、增趣,我们教者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兴趣始终伴随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967.
颜华 《课外阅读》2011,(7):267-267
语文既是语言学科,又处处蕴含着文学学科的因素。叶圣陶云:“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使其成为欣赏美、创造美的工具。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便是审美能力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68.
张学华 《课外阅读》2011,(5):7-7,112
道德教育是一个值得反思的主题。《论语》中阐发的道德教育方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9.
周桂平 《课外阅读》2011,(12):335-33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谐,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70.
魏宝玉 《课外阅读》2011,(11):304-305
【背景介绍】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本文我将结合《清平乐村居》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