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9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作为活跃于北齐与隋初的著名音乐家,曹妙达的音乐活动为隋初音乐礼制的勘正和音乐理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隋唐时期宫廷雅乐的复苏和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2.
马海荣  董辉 《兰台世界》2013,(24):155-156
唐代女子体育运动的兴起使当时的女性从心理地位上暂时得到了解放,唐代女子可以参加大规模公众体育项目,这类情况也只有在唐代出现过。唐代女子体育运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是之前历朝历代都无法达到的巅峰水平。  相似文献   
103.
定茜 《兰台世界》2013,(11):104-105
本文将从唐代乐舞和汉代歌舞两者的演变过程进行浅析,以唐代乐舞和汉代歌舞极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作为典型,对其表演的内容、手法、要求等方面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104.
唐代太乐署是宫廷音乐教育、考核、管理的重要机构.从太乐署在太常寺中的沿革和教育行为入手,着重对太乐署中的乐官、乐工的管理考棱机制、奖惩淘汰机制以及太乐署中的乐工主要来源、雅乐与燕乐教育传习内容进行论述,得出唐代宫廷音乐教育具有音乐传习种类繁多、音乐考棱臻于完善、音乐管理井然有序、音乐教育十分发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毛驴告假     
荷茹 《初中生》2013,(22):14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获皇帝赏识而做了都知官。他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到后院,细心喂养!"胡趱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时分,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数月如此,都知  相似文献   
106.
罄竹难书     
达屿 《初中生》2013,(22):15
隋朝末年,李密曾做过瓦岗山反隋义军的首领。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以放牛为生,常坐在牛背上读书。有一次,李密听说名士包恺很牛,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  相似文献   
107.
宫廷文学的界定及《诗经》宫廷乐歌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廷学是以帝王(包括诸侯)的宫廷为流行场所,由帝王本人及其御用人、乐师和一些朝廷大臣创作的,主要是描写宫廷活动和宫廷生活,用以歌功颂德、点缀太平、娱乐享受和表达讽谕的学作品,它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趣。除去《大雅》和三《颂》全为宫廷乐歌外,《小雅》和《国风》里也有不少宫廷乐歌;运用考据与理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能比较准确地识别《诗经》中的宫廷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8.
宫廷剧《上官婉儿》刚刚“淡出”东南台,同是描写武周王朝宫廷故事的《大明宫词》,又在中央台8套的黄金时段隆重登场,或叫“强档推出”了。宫廷剧再一次充当了这个频道的主角,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9.
“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潘家在苏州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潘家家底殷实,且是书香门第,其收藏广且不凡。通过其藏品可了解旧时的宫廷礼仪、典章制度以及生活起居,这是后代的平民百姓一窥望族生活方式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0.
黄剑 《寻根》2009,(4):78-82
清代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黄金时代,在这200多年间,经过无数家具制作者的努力,最终塑造出后世称之为“清式家具”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其中最能代表清式风格的无疑是以用料考究、雕饰华美、富丽堂皇而著称的清代宫廷家具,然而造就这样瑰丽成果的家具制作者们却罕有机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笔者在查阅乾隆时期造办处档案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相关材料,从中或可一窥清代造办处匠师们的真实处境,从另一个侧面增进我们对于清代家具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