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5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8763篇
科学研究   1134篇
各国文化   89篇
体育   801篇
综合类   290篇
文化理论   117篇
信息传播   1774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1281篇
  2014年   2915篇
  2013年   1510篇
  2012年   2187篇
  2011年   2113篇
  2010年   1834篇
  2009年   1870篇
  2008年   2603篇
  2007年   1935篇
  2006年   1532篇
  2005年   1380篇
  2004年   1339篇
  2003年   1128篇
  2002年   1019篇
  2001年   951篇
  2000年   71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文体写作形式,同时也是中华古代文学学术的瑰宝,它由先秦时期的口语发展而来,受此影响,文言文的行文简练,语法抽象,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之一,为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可运用"文言文对译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本文立足初中语文课堂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想那送灶饼     
今天,腊月廿三,小年,要吃送灶饼。但我差不多有三十年没有吃过送灶饼了,心里着实想得慌。小时候,就盼着过年。一是,总能添点新东西。年成好,能添上一件花洋布褂子;年成不好,母亲就用积攒下来的鸡毛、一两个鸡肫皮,换一两尺红头绳给我,也是件十分高兴的事;二是,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比如,送灶饼。那可是一年只有一次啊,平时是绝对吃不到的。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而发展.然而,我国大众传播中的对农传播却与此难以相符.就对农电视见播出平台而言,根据广电总局截至2011年2月的广播电视呼号统计,地市级以上电视台中有农业频道的共13套,仅占全国地级以卜共1173套电视频道的11%.除对农频道外,其他播出平台的相关对农节目也纷纷出局.  相似文献   
994.
电视记者现场采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素材的采集质量以及丰富程度,进而决定后期电视节目的信息量与可视性,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电视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所提问题的优劣,决定了一个节目的成败。笔者通过对部分电视新闻节目中采访方式的观察以及多年来在工作实践中的切身感受,对于成功采访的技巧总结归纳为如下几点:避免提出大而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罚站五分钟     
当我的课进行到约二十五分钟的时候,教室最后边传来躁动和敲桌的声音,我用眼神和手势,传递给"破坏分子"很多次信息,可是无济于事。顷刻间我"爆发"了:"林锐(化名),你站起来!"那一瞬间,全体同学将惊异的目光投向他,然后又一个个回身用疑惑、惊吓的眼神望着我。但我还是坚定地说:"罚你站5分钟!"而此时几乎全班都惊呆了,因为林锐是一  相似文献   
996.
摘杏     
正2014年6月8日晴今天中午,我们去看望外公和外婆。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听妈妈说要去外公家的杏园,我一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因为我最爱亲自动手摘水果了,那样才能吃到最美味,最新鲜的水果。来到果园门口,哇!园子里的树不高,但很多,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再加上树上挂着淡黄色的杏,更是美丽极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入杏园,刚进园里,就发现一个长得又大颜色又  相似文献   
997.
<正>一、语言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与表扬时,不要笼统地说"你很棒"或"你真行"之类的话,对不同学生的回答应有不同的评价,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我用赞赏的语言:"不错,有进步"!当学生回答问题或作业有新意时,我用欣赏的语气赞叹:"很棒,有创新精神"!"你的  相似文献   
998.
韩道珍 《家长》2014,(5):16-17
正所以,我们不妨告诉亲爱的孩子:宝贝,妈妈需要你!落叶纷飞,流水东逝,时光就这样悄悄溜走。转眼间,儿子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了。每天看到儿子的可爱与进步,想起养育他的辛苦,往事又一幕幕浮上心头……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们做父母的也一天一天地走向"压力山大"的中年。去年暑假,我的父亲住  相似文献   
999.
1000.
正心理学家杰克·布雷姆研究发现,当教师将说服教育的目的表露得过于明显时,学生会感到自己个人选择的自由度受到侵犯,感到自己正被老师利用,这时他会故意表现出与教师期望相反的行为来造成教师的困难,从而产生对教育影响的对抗。很显然,文章开头,老师的看似切题的问话和学生的沉默应对,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定势在作怪,而学生也对老师的问话有一个心理预设,如果老师的话是带有指责、找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