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8 毫秒
31.
肖隆平 《教育》2008,(10):28-28
机器人教育在机器人竞赛日趋白热化的当下,逐渐偏离了它原来的方向。一个原本可以让所有学生像学数学一样的基础知识,演变成了一部分学校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够接触到的知识!那么,是什么促使了机器人教育变成“小众化”,又该如何实现机器人教育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32.
管鹂 《新闻爱好者》2012,(15):79-80
美国著名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在20世纪70年代曾预言,传媒未来将面临分众化、小众化的趋势。现代传媒发展证明,传媒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已成为必然,而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正是这一理论在广播电视传播领域的具体实践。作为广播电视媒体对其受众、内容、市场细分的产物,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对于优化广播电视频道结构,合理配置广播电视资源,塑造广播电视品牌,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贴近性,实现媒体传播价值最大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实践和现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专业频道习惯被称作"主题频道",就其内涵而言,实际上是与我国专业频道的概念  相似文献   
33.
分析国内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现状,讨论图书馆数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小众化服务的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面向小众化服务的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策略,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用户对图书馆提出的精准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4.
<正>荣艳红:今天我谈论的话题是从"小众化"和"大众化"传播方式转换的角度切入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文化传播功能重建的问题。若干年前我与报刊以及教育电视媒体有过长期的工作接触。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深切地体会到媒介传播的巨大功效,同时也觉察到任何伟大的思想、学  相似文献   
35.
刘灵玲 《东南传播》2012,(1):140-142
中国电视发展到频道专业化阶段,面临着小众化传播时代的强大冲击,存在众多发展瓶颈,须立足人文关怀,突破既有模式。构造特色频道文化,实现频道一专多能;放大自身优势,打造频道大教育理念;突破特殊"小众化",有效关注民间、农村等措施都将可作为具体的运作维度。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Web2.0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个强调网民参与和标榜个性的时代,小众化也日益明显并展现出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那么到底为什么在Web2.0时代小众化会有如此大的发展,以至于从非主流力量转变为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8.
刘飞 《新闻窗》2012,(5):45-45
电视纪录片,在很多人眼里一直是小众化的。不过,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相信大家会改变这种看法。“平均收视率达到0.5%”,“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和BBC纪录片的收视差不多。”2012年春夏之交,这部7集电视纪录片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舌尖》创造了收视奇迹。  相似文献   
39.
张亚然 《中国广播》2013,(2):47-49,74
无线移动电话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短短的二十几年间,手机就成了人们几乎须臾不可离身的东西,真正成为了“人的延伸”。在人类的传播史中,再没有哪个媒介与人如此亲近。因此,手机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方面的变革,对于传播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大众媒介的影响,也就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数字档案馆小众化信息服务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芳  谢海洋 《档案》2011,(2):42-43
在海量信息充斥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时,精准高效的信息逐渐成为人们信息需求的重点。人们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使得数字档案馆会根据人们不同的信息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因此,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应运而生,这也是数字档案馆服务发展的要求。但是,个性化服务面临着服务成本较高的问题,如何做到既相对个性又降低服务成本,是摆在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数字档案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