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4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在现代中国绘画百花园中,岭南画派是一朵风姿绰约的奇葩。上世纪初,在时代的感召下,以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的一批广东画家,致力中国传统绘画的革新,倡导“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立足传统,积极向日本欧美绘画艺术学习,创作表现时代的新中国绘画。岭南画派绘画突破传统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个人怡情;台性的局限,主张写实,注重写生,描绘现实生活,在发扬中国画笔精墨妙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技法,加强了作品的色彩表现力。经历百年的实践,岭南画派绘画生机蓬勃,代有传人,为发展现代中国绘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2.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下岭独徐行,艰险未能忘",北宋文豪苏轼贬谪岭南,两度途经大庾岭,笃情悱恻的诗句表达了他颠沛流离、仕途坎坷的一生。明清以前,岭南一带属荒蛮僻野、瘴疠之乡,贬谪者多徙岭表。两广垦拓后,粤省商民沿珠江水系溯江而上,翻越大庾岭入赣江水系,经鄱阳湖直抵长江,大庾岭路遂为赣粤襟喉要道,一度繁华昌盛,直至海运勃兴后,才湮于史乘。襟喉道路大庾岭地处赣粤交界地,系南岭的五岭之一,既是珠江  相似文献   
23.
调查广东地区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开展岭南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总体情况、资源类型、主题分布和资源组织现状,针对岭南文献数字化建设中资源采集范围有限、资源描述标准缺失、资源共享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创建独具岭南特色的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新模式、响应元数据登记项目、严格执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合作与共建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陶塑脊饰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两塑"之一,是岭南特有的传统建筑脊饰,是建筑空间表意的重要元素。岭南传统陶塑脊饰在国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仅为广州陈氏书院、佛山祖庙、三水胥江祖庙和德庆悦城龙母庙四处(港澳台、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地还有遗存)。在与岭南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上,陶塑脊饰首先强化了建筑空间的边界,引导了建筑空间的序列;其次界定了人的心理空间范围;最后营造了建筑空间的氛围,表征了建筑空间的性质。在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关系上,陶塑脊饰是岭南最高等级的传统建筑装饰,是灰塑在材料上的继承和发展,其题材也代表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特色题材。  相似文献   
25.
清代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空前鼎盛,文学创作和编纂工作非常普及,因此诗歌总集也是数量众多,成就斐然。《岭南五朝诗选》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广东省级诗歌专集,第一次全面总结了广东诗歌发展的历史,对于清初广东诗歌的传播与保存尤具重要的文献学意义。兹就该书的文献价值作细致考察,冀为清代地方类诗歌总集研免提供具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
白晓军山水画艺术寓雄于秀而富神韵、达性情;以密写疏而见空灵、致旷远。画家以特有的生命感悟及艺术实践方式"诗意地栖居"于林泉高致之天地大美,引领了当代桂林山水人文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艺术表现。纵观白晓军山水画艺术的成长与发展,可概括为四大部分:1)锁定目标,启动自己,无为而为而必为;2)延伸状态,做大自己,洋洋艺海纳百川;3)转换语言,刷新自己,语不惊人平也奇;4)聚焦特色,放飞自己,风骚我领夺造化。  相似文献   
27.
我国自实行“一纲多本”的教育改革政策以来,全国的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统一的教材,随之出现了很多各省根据统一大纲编写的地方教材,每种地方教材的结构都各有千秋,能够反映出地方教材编写的不同特点。文章以美术教材编写的现状为背景,以教材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岭南版”和“赣美版”两个版本的地方美术教材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改进建议:一是统整教材编排层次,二是注重编排的主题性,三是完善评价栏目的构建。  相似文献   
28.
岭南地区北依南岭,南傍南海,加上南岭万山叠嶂,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形成了迥异于岭北中原大地的文化特质,发源于此的南派拳系在中国武术中也独树一帜,称之岭南武术文化。文章通过对岭南武术形成的主要因素来阐述岭南文化及它的地域特征对南派武术在形成和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岭南体育文化和广东省基层的社区体育文化拥有相同的岭南文化背景和包容性特征,采用行政和市场双重手段促进岭南体育文化在当地社区推广可实现岭南体育文化和社区体育文化的双赢。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在社区体育中立法实现依法推广;确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社区居民四方合作的推广主体;创新推广形式,挖掘岭南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依托学校解决岭南体育文化推广中的场地设施问题;建立健全社区体育培训组织以培养岭南体育文化的社区传承人。  相似文献   
30.
农夫 《收藏界》2014,(11):152-152
汤清海1935年生,毕业于广州美院,师从黎雄才、关山月,曾任齐白石纪念馆首任馆长,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汤先生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以祖国的名山大川为画,构建起一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向,彰显出一个山水画大家的风范,为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本刊将推出系列文章介绍其作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