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1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教育   85071篇
科学研究   4932篇
各国文化   174篇
体育   1044篇
综合类   2567篇
文化理论   360篇
信息传播   16761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710篇
  2020年   848篇
  2019年   1036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1330篇
  2016年   2212篇
  2015年   4082篇
  2014年   10097篇
  2013年   7725篇
  2012年   8736篇
  2011年   10292篇
  2010年   8493篇
  2009年   8517篇
  2008年   9825篇
  2007年   7327篇
  2006年   5446篇
  2005年   4577篇
  2004年   4143篇
  2003年   3763篇
  2002年   3268篇
  2001年   2498篇
  2000年   1986篇
  1999年   610篇
  1998年   407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媒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在节目改革中不断加大了力度,进行了形式、内容、技巧方方面面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广播情感类直播板块节目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任何一档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重要载体,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是节目的名片。因此,广播情感类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则更高,主持人本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节目的品牌,尤其主持人语言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与受众之间能否顺畅的沟通,决定能否拉近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并树立起节目的品牌。因此,作为一名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如何在情感类节目中得到受众的青睐,其语言表现力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992.
赵敏秀 《东南传播》2018,(4):129-131
美学赋予了广告可以无意识吸引受众进行消费的手段,二者的结合,使得美学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而广告获得了艺术审美意象。广告美学所构建的"迷惑"无形中激发消费者欲望,从而完成刺激、注意、兴趣、购买整个消费行为。跨界广告是社会资源的多重开发和整合的表征,从美学层面,跨界广告通过对视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融合和扩展的美学特征,其背后美学机制指涉的是过时商品和品牌的复兴以及广告商为激发消费者深层欲望所构建的消费艺术。  相似文献   
993.
黄子豪 《东南传播》2018,(5):117-120
在传媒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碎片化、大数据三个方面的变革造就了广告转型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时代,新平台开发成为策划、创意的一部分,广告的功能正在重构;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致使"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互动"已是广告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碎片化的目标受众也存在潜在的"聚合"可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营销"给广告主带来了曙光,为广告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94.
电影视听语言是指通过声音和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由杨佑硕执导的电影《辩护人》,曾获百想艺术大赏、青龙电影最佳电影奖等多项荣誉,是近年来韩国商业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导演在该作品中创造性的使用了不少视听语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从画面构图、光线影调和镜头语言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视听语言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995.
顾长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担任多部电影的摄影师.与其他第五代导演宏大的历史革命叙事题材相比,顾长卫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小人物的人生际遇.在其带有现实主义色彩倾向的电影《立春》中,可以通过顾长卫叙事性的镜头语言来体会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世界,解读在北方小县城里一群艺术青年在艺术梦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中痛苦挣扎的故事.  相似文献   
996.
《无问西东》继《芳华》后成为又一现象级电影,其叙事结构采用非常巧妙的串联故事线的方式对四个时代的清华学子予以呈现,故事讲述上互相独立,又相互承接,紧扣一个关于"真实"的共同主题.本文试图遵循影片叩问"真实"这一母题,通过视听语言、叙事结构、现实主义三个方面来剖析影片是如何从始至终彰显"真实"这一核心要素的.  相似文献   
997.
李想 《东南传播》2018,(4):99-1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越发完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渠道的广泛应用,受雇于广告传媒行业的从业者迅速从"组织人"转变成"自由职业者"等角色,([1])极大地缓解了中国的就业压力。由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分析归纳出的从广告传媒行业的从业者真实经历和切身感受出发的建议,对于完善围绕自由职业者的社会规范体系,政府保障制度以及商业服务机制更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政治上正确的”由一政治术语演变为语言文化语汇,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是民权运动和多元文化的产物。政治上正确的语言也是复杂的,其使用受到言论自由和时代的影响,滥用之也会造成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在新时期,人民素质普遍提高,越来越享受精神生活,注重娱乐生活需求。而电视节目是人们娱乐生活的主要途径,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电视节目必须要匹配语言素质较高的主持人,才能提升整个节目的效果和质量。播音主持人作为支撑节目运行的支柱,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突出自身的语言特点,要从多角度提升自身的语言素质。笔者现根据目前新时期电视媒体发展情况,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升语言素质的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通过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素质,从而提升整体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范平凡 《视听》2018,(11):101-102
本文借助让·马克·莫哈提出异国形象在建构时的"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两种形象,对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的叙事框架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发展"与"强权"两个框架,并基于这两个叙事框架,对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