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今日中学生》2007,(30):40-41
总是想起那满载辉煌的古道. 跟着汉使张骞的驼队,从长安出发,西出阳关.一路走来,歪歪斜斜的足迹,印满岁月里不寻常的邂逅. 抚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动秋天的根须,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远天的归鸿;我听到了昭君出塞时那凄婉的琵琶声,看到了苏武牧羊时紧握的汉使旌节,目睹了李广自刎前愤怒成一团燃烧的火焰.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的建立和畅通不仅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且也为体育运动的交流提供了重要途径,为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超 《兰台世界》2014,(3):33-34
张骞“凿空”在带动经济发展,加强汉朝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同时也影响着西汉体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西汉体育文化的转变,丰富了体育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又改变了西汉体育孤立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刘红 《华夏文化》2011,(4):30-32
张骞(?-前114年),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汉中城固)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中亚交通的凿空者,被中外士人推崇赞扬了两千多年。他的功业事迹在《史记·卫青传》、《大宛传》和《汉书·张骞传》中都有扼要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徐焙 《成才之路》2012,(9):57-57
正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两部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本课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传承的空间联系,重点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在新的时代,古老的丝绸之路又重新焕发青春,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  相似文献   
16.
据司马迁的记载: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打击匈奴,断匈奴右臂,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张骞在出使途中,为匈奴所扣,十年后,逃离匈奴,经大宛、康居、大月氏至大夏[1](卷一二三,P3158-3169).  相似文献   
17.
张骞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政治活动家、探险家与外交家,两次出使西域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的视野,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作出了重大贡献。张骞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中的形象存在着差异,因此文章旨在探索张骞在历史叙事中所表现出的坚忍于事、爱国忠君、智慧有远见的形象,以及文学叙事中的尽职尽责,忠勇正直,尚气节、有品行,具有仁爱心与感恩心及孝顺的形象,并进一步分析重塑张骞形象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发表了胡海存老师的《“张骞通西域”属“中外交流”吗?》。胡老师认为自汉代以后,西域(狭义)便已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张骞通西域”具有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的双重性质、意义,因而不能笼统将“张骞通西域”置于“汉朝的中外交流”课题下。笔者感到胡老师的论证不够严密。  相似文献   
19.
投笔从戎东汉名将班超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给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一天,班超抄着抄着,忽然把手中的笔一扔,大声叹息道: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和张骞,像他们那样到边疆去建功立  相似文献   
20.
2006版《世纪金榜·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的第32页有一道中国古代史的选择题: 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这条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