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物质与精神失去平衡,是当今人类自身本性迷失最严峻的现实。这一失衡寻根究底是教育出了问题。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培养人才时人文素质缺失。国外许多大学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增加和调适人文科学的比重,以促使受教育者在科技与人文素质上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鸿沟是全球范围内数字生态的内在失衡;是由地域、教育水平和种族不同的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电脑、网络等数字化技术上存在的差距;是传统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的不平等和不平衡、传统社会分化现象在新时代下的延续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评说,80年代后期以来,就其正偏是非,成败得失,虽不断有学者对之进行分析,比较商讨。但从20世纪“世界文化”潮流的背景上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是必然的,它与传统“断裂”的深层问题,是一种“革命”,是众望所归的文化转型,是对传统的超越,是重建新的文化价值的前提。然而“断裂”又不是“断裂”,而是通过“断裂”达到新的意义的“弥合”,由于“分离”而“回归”,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的一段特殊旅程。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独创的一个范畴。它是中国抒情艺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体现了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与审美追求。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必将揭示中国艺术独特的感知方式与审美追求。同时,也将加深我们对中国艺术内在精髓的体悟。  相似文献   
15.
<金色笔记>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多丽丝·莱莘最有争议性的一篇小说,实际上作品的真正意义是,作者试图通过对作为自由女性的安娜在一个支离破碎、无法定位的存在性困境中分裂意识的治愈,重新定义存在的意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育活动涉及到了诸多的主体教育因素: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活动实践者、受教育者等等。从这些教育主体来看,他们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链条”,教育理论研究者根据教育活动实践者和受教育者所经历的具体情境以及对人的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我们引领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大力鼓励学生自由写,常常把“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心”挂在嘴上。我们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通过班级作文报、网络H志、征文比赛等各种途径,大力褒奖学生的写作热情。确实,时至小学毕业,学生胸中有积蓄,乐写,对写作没有畏难情绪,似乎也看到了学生习作表达“远近高低各不同”、“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喜人局面。但为什么一到初中,很多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却感觉难以驾驭,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一番对比思考之后,我发现小学写作教学和初中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断层”,那就是文体知识和写作技法的“断层”。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4,(3):78-82
基于发生学理论,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陕北腰鼓运动变迁及其传承进行研究。认为:陕北腰鼓的起源与先民们对鼓的多符号通神崇拜和鼓在历史代际中的工具理性功能密不可分;陕北腰鼓由祭祀、娱神和祈祷等神圣化角色扮演向政治符号、娱人、表演等世俗化变迁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宽泛的适应性功能;陕北腰鼓运动传承载体主要依附于陕北秧歌、社火、搬水船与抬楼子等陕北民族节庆仪式;陕北腰鼓在传承中存在角色神圣与世俗化断裂、战争符号记忆的武鼓与表演化的文鼓断裂;与断裂伴随的弥合主要藉以权力救赎、机构制度符号记忆和传统乡土社会的仪式而得以维系;鼓文化崇拜和传统乡土社会的秧歌仪式是陕北腰鼓生存与传承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19.
邓丽 《新闻爱好者》2010,(1):108-109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继《芝麻街》教育片的影响等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假说:“即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知沟”理论。1998年,腾讯QQ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QQ传播本身具有匿名性,使用方法简单,使用人群普及,笔者将从四个方面阐明腾讯QQ是弥合“知沟”的利器。  相似文献   
20.
葛梯尔问题的不可解性是当代知识论研究的一个共识。分离说主张,在知识三元分析模式中,信念成真项与信念辩护之间的分离是葛梯尔问题产生的原因。共变主义与同一主义致力于弥合信念成真项与信念辩护之间的分离,但它们自身也存在着缺陷。知识的信念假设是分离说的理论预设,它从根本上造成了信念成真项与信念辩护之间的分离是不可弥合的。信念知识论无法避免葛梯尔问题。无信念的知识论主张摆脱知识的信念假设,“知识优先”知识论与理解知识论是其两种主流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