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5249篇
科学研究   189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197篇
综合类   128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3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766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钟思琪 《广西教育》2014,(29):54-5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分别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比较吃力。在练习和测试中,笔者提出"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不是表述不清,就是不能切合语境中的意义,词语教学效率不高。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分解——组合"的字理析词方法,引导、启发  相似文献   
62.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在世界的万花园中也散发着独特芳香,彰显着中国元素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唤起学生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不容乐观,原因诸多,其中有一点,就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古代文化常识的魅力呢?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相似文献   
63.
基于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转喻机制的相关理论,结合认知翻译观,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2012年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同义对称四字格的英译文为语料库,分析政治报告文本中汉语同义对称四字格英译的认知规律。研究发现,政治报告文本中汉语同义对称四字格的英译过程涉及以下三种认知手段:1.尊重政治报告文本的文体特征,合理发挥创造性思维;2.结合译入语语言机制,注重贴近受众原型思维;3.分析中英社会文化背景,积极运用隐喻、转喻思维。  相似文献   
64.
正作为中小学书法教学执教者,我们应当积极倡导课堂教学形象化语言的应用,从而实现学科内涵从具体感知到抽象认识的提升,启发学生观之入眼、铭记于心,引导学生从实践中领悟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律。多媒体影像技术便是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逻辑关系建立和人机交互作用很好的技术与资源,在中小学书法教学实践中有着颇高的整统与应用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5.
风雨     
正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  相似文献   
66.
糖果大作战     
正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用食物祭(jì)拜祖灵,祈求平安度过严冬。晚上,小朋友们会穿上化妆服,戴(dài)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让我们也点上南瓜灯,乘着美妙的夜色,去语文乐园闯关要糖吧!第一关:趣味猜谜小朋友,你知道下面故事里的三位客商各卖什么货吗?请从故事后面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填入括号内,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这个答案。这一关有6颗  相似文献   
67.
裴伟 《寻根》2015,(2):54-55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时,出了一道"难题"。参观校史展览时,习近平发现老校长林励儒给毛泽东的一封信的落款竟为"林○○"。为何用"○○"来代替名字?他的当场提问难倒了在场所有人。学校翻阅相关校史档案和调查后表明,当日展出的林校长书信系公函草稿,"姓氏+○○"式的落款也曾多次出现在该校校长的公函里。  相似文献   
68.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音、形、义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教师教学汉字时借助字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能够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下面以“羊”字为例,略谈笔者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9.
<正>《通用规范汉字表》是我国关于汉语规范字的集大成性质的语言文字法规。它在整合原有字表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进行了增删,弥补了不足,使之更加符合当代语言生活实际,突出时代性和通用性。《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制定立足于较充分的研究和调查。一、二级字表的研制,即判定哪些字在  相似文献   
70.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都是以文字叠加构成的。可以这样说,字是诗的灵魂,诗是字的绝唱。所以,把字理析解融合到古诗词教学中,既可以让课堂融洽和谐,又可以达到教学古诗词的目标。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以字理析解引导理解诗句意思,指引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理解用字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感情升华的目的。师生在古诗词教与学中"字"娱"字"乐,既让学生体会到汉字运用的精妙之处,提高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诗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留给师生的是诗意的无穷余味。这样寓教于乐,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更显得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