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突然降临的玉树震灾、西南地区持续数月的干旱天气。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温情。以及科技在抗灾减灾中的力量:清晰可辨的灾区遥感图像.使指挥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组织救援:灵敏的生命探测仪。使救援队快速搜寻到废墟下一息尚存的生命;借助先进的物探找水技术,打井队迅速打出汩汩清水;依靠旱育稀播、节水灌溉等旱作技术。农民在大旱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72.
73.
1991年,淮河大水,举国震惊。本文作者秦德文同志时任阜阳地区行署专员,他以一名亲历者回忆了洪灾前后阜阳地区惊心动魄的抗灾、救灾的一些经历。时值国庆之际,本刊推出此文,在回忆二十年前的那场大水、那些故事之时,感受在大水灾面前祖国的强大。藉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74.
75.
76.
国民政府的积极倡导是抗战前后西北农田水利兴起的重要因素,1929年前后西北大旱灾的刺激是直接诱因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既给它拭是供了机遇,又决定了它的被迫性和局限性。抗战前后西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不仅缓解了1929年大旱的灾情,引发了内地金融界的投资兴趣,提高了战时西北大报方农业的抗灾能力,而且开启了西北农田水利近代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77.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腐蚀介质环境下,路桥混凝土结构由于受到环境中各类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常常造成钢筋界面损失、屈服强度降低、混凝土表面开裂或剥脱等,削弱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会降低,甚至破坏.为此,应该对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合理的评判,确定其安全程度,以利于做出正确的维修决策,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8.
指出了贺兰县地理区域特点和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近几年防汛工作取得的成果,系统的总结了进行防洪抗灾工作的做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79.
熊静 《生态文化》2008,(2):18-19
2008年1月12日夜晚,一夜雨雪漫天飘洒,铺天盖地,笼罩在黔中大地上。紧接着,气温逐渐降低,越来越低。在瓮安县的映山红林场森林防火嘹望塔上,极端最低气温达到-10.1℃。穿着厚厚冬装的林场护林员仍感觉像只穿一件单衣那样,寒彻侵骨,冻得发抖。今年是怎么一回事,出奇的冷?  相似文献   
80.
青海省玉树县地震发生后,教育部立即紧急召开会议,成立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袁贵仁部长,鲁昕副部长,陈小娅副部长赴灾区亲临考察指导,予灾区教育系统抗灾工作最大支持,最切实关心,本刊特将教育部在地震发生之后十天内的救灾工作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