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1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教育   47250篇
科学研究   4671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2063篇
综合类   1962篇
文化理论   617篇
信息传播   25564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1100篇
  2022年   993篇
  2021年   1041篇
  2020年   1053篇
  2019年   926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920篇
  2016年   1485篇
  2015年   2848篇
  2014年   6112篇
  2013年   4474篇
  2012年   5836篇
  2011年   6202篇
  2010年   5600篇
  2009年   5406篇
  2008年   7385篇
  2007年   5116篇
  2006年   4131篇
  2005年   4078篇
  2004年   3415篇
  2003年   3778篇
  2002年   2988篇
  2001年   2380篇
  2000年   1890篇
  1999年   540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下,报纸深化报道内容既是扬长避短的致胜法宝,也是应对媒体竞争、提升影响力的必然举措。审时度势,嘉兴日报决定于 2005年4月推出深度报道版面《新闻纵深》。《新闻纵深》,每周两期,力求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 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晓鲍  程怡 《新闻实践》2006,(3):12-12
《河南日报》:图文结合意在出新《河南日报》在2006年2月20 日推出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中原·新农村篇”专栏。该专栏报道的主旨是突出一个“新”字,着力阐述新农村的“新”,及时宣传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气象、新探索和新做法。  相似文献   
993.
《钱江晚报》在今年的春节报道中,从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七,每天以数个版的规模推出《拥抱大众——来自本报记者基层联系点的报道》。这组报道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把各类岗位、各个群体人的节日经历及其对今后的期盼生动地展现给读者,使各类读者从报道中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报道出来后,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本刊特刊发对这组报道的分析文章,从中可以看出《钱江晚报》在探索都市类报纸如何进一步贴近大众、回报读者,如何增强新闻竞争力等方面所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994.
沈爱国  孙凌 《新闻实践》2006,17(3):45-46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旅游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模式,表现为用简单化的思路理解旅游概念, 将旅游新闻局限为景点线路的报道;用单级化的思路报道旅游活动,忽视旅游活动中受众个体的体验对旅游的反馈作用;以孤立  相似文献   
995.
“两会”年年报,年年想出彩。2006年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新出彩,中央电视台可谓是颇费功夫,除了保持以往的现场直播、新闻、专题、访谈、文艺等形式外,着力开辟新的报道形式,创新节目形态,使今年的“两会”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受好评。“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996.
去年8月,浙江日报创办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周刊》。4月29日,该报以转型社会中党报如何发声,发什么声为主题,邀请了京沪杭的业内专家,召开了《社会周刊》点评会。来自中宣部有关部门、省委宣传部、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新华社《中国记者》、科技日报、中华新闻报、中国图书商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浙江省记协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们的发言,不仅谈及《社会周刊》,更多地涉及党在新历史时期的宣传工作和党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使命与职责、宗旨与定位、理念与视角、坚守与创新、挑战与对策等重大问题。他们的发言,对做好党报的新闻宣传有很强的启迪。本期刊登的发言摘要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997.
王瑛 《新闻实践》2006,(7):53-54
注意时下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不少报道还是工作动态性新闻。这些新闻,报道程式化,语言抽象化,缺乏新闻性、可读性,让人看后转眼便忘,影响了传播效果。产生这些现象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报道忽视了受众能够认同的情节事实,使新闻报道成了纯而又纯的“非事件”。因此,在采访中,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之中的、鲜活的、有情节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998.
郭勇 《新闻实践》2006,(9):44-45
地市商报定位“服务经济、贴近生活”,是一种侧重经济报道的都市类生活报。地市商报覆盖范围主要是本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读者层次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地市商报的经济报道必须有别于《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全国性主流财经报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改革会议报道成为新闻媒体的一出重头戏。我的实践体会是,在小会议上“掘金”,是改革会议报道的一条出路。这里所谓的大会议指由区委副书记以上领导参加的会议;小会议指部门会议、企业会议、镇乡会议。在小会议的采访报道中  相似文献   
1000.
许春初 《新闻实践》2006,(10):41-42
消费报道是都市类报纸经济报道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产业报道、财经报道等相比,它有较强的贴近性,但常常显得琐碎,记者成就感往往较小。当经济报道从生产向生活、从数字向人文转变时,消费报道如何展现新活力,取得新突破?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眼下消费报道要展现新活力,它的着力点不是展示结果,而是展现过程;它的风景不在终点,而在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