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国共论争是推动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共两党政治分歧通过论争体现出来,中共与孙中山民权主义、戴季陶主义、蒋介石法西斯主义等的论争,其民主政治思想日趋成熟,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逐步确立。  相似文献   
13.
武昌起义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等兵谏以响应,并联合吴禄录、蓝天蔚等准备发动武装革命,攻占北京,推翻清王朝,本文对兵谏的发动过程、性质及其纲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顽固派不仅围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而且对大后方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政治上也实行高压政策。这就使任何一个小党派都感到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因为它们既无武装力量自卫,又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这些小党派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联合起来。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对抗国民党的迫害,使当局不敢轻易对他们下手。只有联合起来,才利于开展民主运动、发展民主力量,使中国的政治逐步走向民主。  相似文献   
15.
16.
廖金英 《新闻界》2024,(4):4-15
《新莱茵报》政治纲领的两个要点的确定和贯彻,对于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办刊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1884年纪念马克思和《新莱茵报》时提醒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工作者:“任何一个工人政党每当背离了这个策略纲领的时候,都因此而受到了惩罚。”这里值得注意的字眼是“策略”。《新莱茵报》能够留下丰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遗产,不仅在于其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刊物,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就在新闻实践中被展开,“策略纲领”就是症候和产物。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采取的策略包括:接受运动的实际起点、坚持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德国统一方案、以全欧洲大陆为视野确定报纸纲领、克制而有立场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1848~1849年的《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编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报纸上所有编排的内容,均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经济学理论和新闻职业意识的体现。《新莱茵报》通过全文发表草案文件、引用统计数据等多种方式贯彻了政治纲领的两个要点,提供“明显的、无可争辩的事实”,在事实的选择与报道中体现报刊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8.
樊增民 《军事记者》2012,(12):16-16
要宣传好十八大精神,对我们新闻媒体人来说,就是要学在先、领悟透、体现好,特别是要奏好科学发展宣传的"三步曲"。 第一步:奏好营造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浓厚氛围的新乐章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在北京闭幕。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已经产生。中国执政党向中国和世界公示了自己最新的政治纲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勒斯坦是该理论的主创人。他提出“一体化学科”研究路径,并同时希望人们能够从意识形态、政治纲领和社会科学三个向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理论功能以及这一理解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对于人们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