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483篇
教育   9630篇
科学研究   4265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385篇
综合类   423篇
文化理论   85篇
信息传播   14259篇
  2024年   581篇
  2023年   1801篇
  2022年   737篇
  2021年   916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1119篇
  2014年   2201篇
  2013年   1831篇
  2012年   2210篇
  2011年   2528篇
  2010年   1798篇
  2009年   1859篇
  2008年   1842篇
  2007年   1439篇
  2006年   1074篇
  2005年   1081篇
  2004年   1076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51.
文章在建立数字资源配置多目标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并以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2012—2020年数字资源配置的动态变化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研究对象的多目标协同评价水平在研究期内缓慢提升,子目标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增强,重心由内容评价逐渐转向使用评价;内容评价在整个研究区间内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系统评价是先快后慢地上升,使用评价是先慢后快地上升,成本与服务评价则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影响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的障碍因子类别、数目及障碍度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历年障碍因子总体上由内容与系统评价向使用与成本评价类因子转变。  相似文献   
152.
马晓羚 《今传媒》2022,30(2):20-23
教育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数字化时代的推动下,博物馆正向着网络化、教育化、智慧化的发展进程迈进。同时,博物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衍生出了"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思维。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博物馆的标杆,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数字故宫"小程序平台,是我国文物数字化的成功典范。本文以"数字故宫"为案例,分析其成功运营的途径,以期对"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3.
《今传媒》2022,(2)
《今传媒》是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近20年的办刊经历中,得到全国新闻传播学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关爱及大力支持,现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类期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名刊工程遴选期刊,中国传媒类高校学术成果展示重点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第一批社科类学术期刊。曾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荣晋数字阅读影响力"百强期刊"。本刊主设栏目为"传媒大讲坛""新媒体纵横谈""融媒体探究""广播电视音像""图书报刊出版""影视作品欣赏""文化艺术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教育传播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4.
155.
数字化是出版业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加速落地,还是云计算、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都在为社会发展注入技术逻辑.2021年我国出版业顺应变革趋势,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上表现亮眼.智能应用从机进人退转向人机协同,场景应用由单屏阅览走向多感官调动,内容从科普拓展至出版全域,营销从产品入网升级为品牌入网,最终实现从内容供应向综合服务的深度转型.出版业未来应继续借鉴优秀经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目标,努力为建成新时代的数字出版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