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35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82篇
体育   150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2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中国文人向来是爱吟风弄月的、抒怀叹世的,而且也喜欢将个人的性情融入文字,使文字灵动起来,具有精神,闪现出智慧的影子。屈原、曹操、陶渊明、李太白……都曾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精神的飞舞乃至涅槃。  相似文献   
62.
姜华 《文学教育(上)》2011,(23):109-115
1926年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共同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使得《大公报》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报业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份报纸。在张季鸾的主导下,《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奠定了独特的报格,承传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传统,将中国现代报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3.
文人如月     
提到月亮,如果不写你,便是对不住了,想必,与你相伴的不仅有酒,不仅有剑,更有一轮皎皎圆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相似文献   
64.
姜胜琦 《成才之路》2011,(18):35-3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南渡后的李清照均过着客居他乡的生活,因此她们比常人更加敏感。就连自然界的一些自然变化也会引起她们太多的感伤。笔者将李清照的一些词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些词句作一对比,从李清照词作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林黛玉形象塑造的影响,浅析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的继承与凝聚。  相似文献   
65.
作为一个特殊的戏剧类型,青楼剧有其独特的渊源、兴起和发展。其兴起不仅与元代社会市井都会的畸形繁荣有着密切关系,且与戏剧艺术的魅力紧密相联。它虽在元末走向式微,但其影响仍存,尤其在明清时期的戏剧里,依然可见其或显或隐的痕迹。  相似文献   
66.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大都来自文人墨客的低唱悲吟,仕途上的坎坷造就了悲愤激昂的千古奇文.于是,贬谪文化和贬谪文学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柳宗元为例,正因为柳宗元性格中的“愚”性情结和渔翁情结的影响,才造成了柳宗元的成就.  相似文献   
67.
赵珩 《世界文化》2012,(1):39-41
中国文人与医药历来有着一种十分特殊的关系,与西方现代医学学科的独立性大相径庭,直至近代,中国传统医学也基本上是9币徒传承,家族因袭,甚至自学成才,并无专业的教育体系。在这些形式中,尤以家族因袭备受推崇,这大约就是《礼记.曲礼下》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道理。当然,”三世”之说,既是指祖孙父相承的医学世家,也或谓自身精通三世之书(即《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和《脉诀》)、有学识的医家。  相似文献   
68.
作家总是易伤感的,“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特有的情结。自然界的山水花草、一鸟一虫,都可能激起作家的思想火花。“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都是诗人对自然的感伤。而南宋末年诗人吴锡畴的一首《春日》更是道尽了作者无限感时伤春之情。  相似文献   
69.
丁森 《湖南档案》2011,(5):44-46
《中国民间节日》已成珍贵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其中当然包括古代文人为这些节日所赋下的不少耐人寻味的诗联。这里收集些许,与广大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70.
远离浮躁的文人情怀 (接上期)曹明冉白描花卉的恬淡简约,源于其淡泊明志的人生境界。艺坛不是商场,却是十足的名利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把得住底线,着实不是一件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