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8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27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82篇
体育   154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1.
姜胜琦 《成才之路》2011,(18):35-3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南渡后的李清照均过着客居他乡的生活,因此她们比常人更加敏感。就连自然界的一些自然变化也会引起她们太多的感伤。笔者将李清照的一些词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些词句作一对比,从李清照词作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林黛玉形象塑造的影响,浅析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的继承与凝聚。  相似文献   
62.
作为一个特殊的戏剧类型,青楼剧有其独特的渊源、兴起和发展。其兴起不仅与元代社会市井都会的畸形繁荣有着密切关系,且与戏剧艺术的魅力紧密相联。它虽在元末走向式微,但其影响仍存,尤其在明清时期的戏剧里,依然可见其或显或隐的痕迹。  相似文献   
63.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大都来自文人墨客的低唱悲吟,仕途上的坎坷造就了悲愤激昂的千古奇文.于是,贬谪文化和贬谪文学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柳宗元为例,正因为柳宗元性格中的“愚”性情结和渔翁情结的影响,才造成了柳宗元的成就.  相似文献   
64.
作家总是易伤感的,“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特有的情结。自然界的山水花草、一鸟一虫,都可能激起作家的思想火花。“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都是诗人对自然的感伤。而南宋末年诗人吴锡畴的一首《春日》更是道尽了作者无限感时伤春之情。  相似文献   
65.
丁森 《湖南档案》2011,(5):44-46
《中国民间节日》已成珍贵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其中当然包括古代文人为这些节日所赋下的不少耐人寻味的诗联。这里收集些许,与广大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66.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使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从此名扬天下,自唐宋以来,被历代文人墨客称颂为江南的诗山。深厚的历史沉淀,使敬亭山始终笼罩在浓浓的文化氛围里,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宣城人,从此在这块热土上先后诞生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巨匠、文人雅士,使宣城变得更加美丽而有灵气。坐落在这诗山脚下的宣城市档案馆,保存有近6万卷档案史料,就是这历史变化的汇集。为保护好这些档案史料,近2年来,宣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档案馆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档案馆存在的问题,并拨专款加强市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分管领…  相似文献   
67.
唐人豪饮成风,唐代名的诗人,差不多都是有海量、善品味的酒人;酒参与了他们的审美创造,刺激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催生了他们的精神产品,并渗透在他们诗篇的字字句句中。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化昌盛,呈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朝人雄而壮的诗酒情,便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并达到鼎盛的。安史之乱以后,唐帝国逐渐走向衰落,因而自中唐起,人心态逐渐变得低迷仿徨,诗酒之情也逐渐由豪转悲、白居易遭馋被贬,谪居江州,以酒送客,借酒抒怀,通过一位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寄寓了自己仕途沦落的慨叹,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才人志士的打击和迫害:他的“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和“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醉吟二首》其二)的诗句,代表了中唐诗坛诸子抑郁、悲凉、愤慨的群体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68.
武晓峰 《图书馆》2002,(1):84-85
现代文人与出版业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对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有明显的影响,这也是新书版本应当关注的内容。本文以藏书家姜德明的《书衣百影》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69.
贞元处大历、元和之间,是中唐诗歌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与大历时期一样,贞元时期同样处于大乱之后的相对稳定时期,向往中兴成为人们的普遍心态,诗风也表现出对大历诗歌继承与延续的特点。另一方面,经过多次社会变革思潮,贞元文人又感受着大历之后的新的时代气息,求新心态的形成与蔓延,促使诗人各自个性愈益发展,在艺术上普遍表现出对大历委琐诗风的不满,构成艺术风格多向发展与审美情调奇诞变奏,直接启示了元和诗变的到来。可以说,贞元诗歌既作为大历、元和两大阶段之过渡,又表现出自身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70.
谈论美食的风气忽然大盛,看著名美食家写的文集在这几年算是潮流,但是有位资深美女美食主播在一次采访中则提出了高人一筹的观点:“你最喜欢的美食家是谁?”“袁枚,因为我最喜欢他的《随园食单》。”一时间,这个答案让大家都觉得遥不可及,《随园食单》也要被奉为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