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3049篇
科学研究   382篇
各国文化   391篇
体育   738篇
综合类   284篇
文化理论   178篇
信息传播   193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596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敬告作者     
《怀化学院学报》2011,(12):F0003-F0003
《怀化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月刊。本刊注重政治性、现实性、学术性、科学性、地方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栏目设置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研究、文化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等特色栏目,欢迎大家投稿。订阅。  相似文献   
102.
103.
徽州板凳龙是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典型的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近十年来,徽州板凳龙为代表的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目前,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必须从坚持"原真性"原则、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传承主体的文化自信、落实整体性保护方法等方面入手,徽州的板凳龙及其他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才能较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4.
高甲戏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等闽南语方言区。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伯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作简短表演。在36岁这个新生代的群体中将闽南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与创新,不断将闽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浙江省江山婺剧的"耍牙"绝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沉寂了许久的"耍牙"绝技及其传承人周春荣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不幸的是,前不久,85岁高龄的周春荣因病溘然辞世。本文记录老人艰辛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苦难中走进"草根梨园"1926年8月,周春荣出生于浙江  相似文献   
106.
非遗湖南民间传说外宣翻译是湖湘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分析总结了非遗民间文学外宣翻译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湖南民间传说国际化提供借鉴。民间文学外宣翻译可将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国际间民俗文化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07.
通俗地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现已濒临失传的技艺及习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建档对象,不仅能够反映出文化的独特性,更能够系统全面地描述民族文化的成长历程,对今后的文化研究活动,甚至对整个地区的民族活动  相似文献   
108.
赵云艳 《云南教育》2011,(10):42-43
民族民间舞蹈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精华,丰富多样,各有千秋。如何继承和发扬好这样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并推陈出新,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的舞蹈艺术,要做很多的工作。作为自觉的传授方式的教学型民间舞,是在民族民间舞蹈从原生态环境剥离出来,步入课堂之后逐渐形成的。对于传统舞蹈的教学传承,我们不能取其“形”而舍其“神”和“义”(意),所以,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应该更好地构建其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9.
闫继英 《今传媒》2011,19(1):4-7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是民族的印记,是维系人们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四项重要工作之一。陕西省利用自身优势,在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加之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传统文化的张力巨大,在信息文化冲击下构建公共文化,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仍然面临着一些困惑,需要不断改进。本刊记者就陕西公共文化构建方面的问题,采访了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  相似文献   
110.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考古及科研价值。然而普通游客一般很难深刻认识并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这就需要在遗产旅游资源和游客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解说翻译是跨文化遗产旅游的桥梁,需遵循一定的解说原则,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解说信息的传达。本文以信阳景明园为例,从旅游解说的角度探讨文化遗产的解说和翻译问题,旨在通过有效的解说文本帮助游客正确解读文化遗产,从而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