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44篇
科学研究   523篇
各国文化   265篇
体育   242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198篇
信息传播   1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1239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446篇
  2010年   1528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616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31.
朋友的女儿从小学习小提琴,到了高三,她遇到了学琴以来最大的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她怎么努力,小提琴的水平都没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2.
荣飞  国宁 《广西教育》2014,(33):F0004-F0004
今天是您的节日 我亲爱的老师 我在葳蕤的南国 用春潮般蓬勃的爱 连同心底的祝福 献给您  相似文献   
133.
你是我哥哥     
瑶瑶一进家门,妈妈就说,瑶瑶,你看到韩冬的鞋子没有,也不知是,谁,把他的鞋给藏了起来,大冷的天,他光着脚回家,他妈妈见了既心疼又生气,打了他一巴掌,韩冬没哭,他妈妈自己倒躲一边抹眼泪去了。  相似文献   
134.
杨德忠 《课外阅读》2011,(10):288-288
文学作品的鉴赏,尤其是对长篇小说的鉴赏,固然需要从大处入手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却不妨扣住“一点”做文章。题目大,面太广,容易流于空泛;题目小,选一“点”,则可从容地畅谈一己的感想,尽抒独到的见解,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鉴赏文章。  相似文献   
135.
烤驴     
事先没有任何通知,县纪委的王科长一上班就带着助手小刘来到了乡里。看俩人那见谁都装作不认识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出什么大事了!  相似文献   
136.
四季乐二首     
李文祥 《中国钓鱼》2012,(12):21-21
(一)烈日林阴下,北风躲南崖。天阴倾盆雨,雨衣色如霞。雪飘罩大地,冰河将洞砸。快乐钓四季,何日钓三峡?  相似文献   
137.
孙华阳 《成才之路》2013,(23):94-95
时阿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已工作二十余年,昔日的青春已不再,再Ⅱ工不是当年想要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书写豪迈人生的师范学子,曾幻想,白云蓝天之下的万里草原;月光静溢下的安逸田园;夕阳映照下的青山远景;遥远浪漫的天之尽头。  相似文献   
138.
潘丽莎 《广西教育》2013,(7):106-107
阐述审美教育是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审美需求,高职文学欣赏教学中长期存在着审美教育困境,提出应通过在教学中关注审美观照、运用接受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方式突破教学瓶颈。  相似文献   
13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提到了"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其实在小语教材中,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佳作比比皆是,这些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  相似文献   
140.
赵珩 《世界文化》2012,(11):36-37
1968年的春天,北京的中学生们已经逐渐淡出“文革”政治的狂热,在那种既无学校束缚和学业压力,又对前途茫然和百无聊赖的环境与心态下,阅读小说和野外郊游成为当时生活的两个重要内容。各式各样的古今中外小说大都是从不同图书馆中偷出来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中外文学作品,辗转流传于中学生的手中。不但那些经典著作能够如数家珍,就是像傅雷、高名凯、傅东华、张谷若、周煦良、金人这些翻译家,对当时的中学生来说也是耳熟能详。实际上,早在1967年的下半年,传看中外小说之风已经开始,许多有办法的同学能在半年多时间中读完几十本名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