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44篇
科学研究   523篇
各国文化   265篇
体育   242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198篇
信息传播   1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1239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446篇
  2010年   1528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616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正>"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全国的人都穿了最好的衣服,关上店门,闲荡着,赌博着,敲锣鼓,放爆竹,拜年,看戏。那是人们最悠闲玩乐的好时候。"这是林语堂笔下的中国新年。是的,年对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孩子们对"年"总是带着期盼与惊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年的感受似乎有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心境,他可以跨越时空,化为《过年的赏心乐事》中的风俗符号和亲情纽带,融进《年夜春歌》中大洋彼岸牵挂的故国乡音和乡恋之思,凝成泰戈尔笔下对流逝时间的冥想和  相似文献   
153.
冰钓     
清晨凿冰惊寒鸦, 玉树颤抖凌花姹。 琉璃世界一钓翁, 疑是鸬鹚守鱼虾。  相似文献   
154.
一封道歉信     
亲爱的伍梦絮小妞: 某年某月某日,我又惹你生气了,长江水流一万年,也洗不掉我的"罪恶". 我悔啊!泪水足以淹没塔里木盆地.想当初你坐在我旁边时,我没能好好珍惜,直到换了位我才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155.
2005年和2006年的《考试大纲》均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这些要求,对照近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对高考诗歌鉴赏考查内容可作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156.
朗诵是将静态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富有动感的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集高度的文学性、艺术性、技巧性于一身,并具有强大心灵震撼力的高层次的口语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灯火的温情 叶延滨 ①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出于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在大山里,一次又一坎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8.
鲁迅笔下的狂人从写满“仁义道德”的书中只看到了“吃人”两个字,看似癫狂,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我们透过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妇女形象也能看出,作家们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59.
LIU Hong - hui 《双语学习》2007,(9M):98-98,100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teaching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EL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examines the present problems in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possible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60.
王艳 《现代语文》2006,(3):87-88
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二战后的世界文学界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大师级的人物。略微对文学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他写的人变甲虫的《变形记》,还有土地测量员K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走进那个近在咫尺的《城堡》。他的作品中没有明确的地点和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没有明确的时间或时代的交待,甚至有的小说中的人物都没有具体的名字,只用字母加以代替。读他的作品如同看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恐怖电影,整个人都被封存在阴暗沉闷的死亡气息之中,迷离得不知道过去和未来,只是停留在他用文字筑起的一个迷雾重重的诡异世界。正是这些迥异于以往文学作品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