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篇
  免费   5篇
教育   2312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一些著名作家在动笔之前做的工作是很有意思的。列夫·托尔斯泰在写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之前,他给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分门别类地制定了一个履历表:“财产的、社会的、爱情的、理想的、智力的、家庭的。”比如他给老罗斯托夫伯爵的“履历表”是这样的:“拥有大宗财产,但家道中落,不善理财,独出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潜意识分析角度、变态心理的刻划、厄莱克特拉情结的叙写三个侧面,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呈现的或深或浅的精神分析色调,指出张爱玲从一个全新角度体验人生,透视社会,并将精神分析手法在作品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13.
老舍与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但生长于这座古老的都城,对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而且他一生的学创作活动,主要也是以北京的生活为基本素材的。他对旧北京的不朽描述,使他成为中国现代学的泰斗。如今人们已经公认,老舍本人便是这座古城在学上的一个象征。然而尽管这位大学家为北京留下了那么多精彩之极的描述,可是当真让他拿起笔来写一写他本人与北京的这种缘份的时候,他却四顾茫然,大有不知云何之意。这便是我们读《想北平》的开头所得到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赵静 《现代语文》2004,(7):34-34
蒋方舟,湖北襄樊市某中学初一学生。自小方舟就显露出很强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语言能力,很小的时候就在母亲的有意引导下在成人书架上淘书看,看过几本成人书之后,对少儿图书区,方舟就再也没有兴趣了。至今,方舟最喜欢的还是三毛作品的自然幽默,最推崇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的张爱玲,同时,她还喜欢另一个男作家——老舍,她佩服老舍可以同时写抒情和搞笑两种风格的作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随着女作家对女性主义思想的领悟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她们多以女性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致力于对女性“生命之神”的细致倾听和刻画。  相似文献   
16.
大正 《出版参考》2006,(2X):36-36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年)官僚家庭出身,母亲倭文重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女性。6岁起在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受教育长达13年之久。在校期间,受日本浪漫派思想的影响,开始用现笔名发表习作。1944年考入东京大学法学部。1946年经唯美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推荐,发表短篇小说《烟草》,从此正式步入日本文坛。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标识?当我们说传统文化的时候,这是个非常莫衷一是的、模糊的、相当泛化的概念。”梁晓声严肃而坦率,“作为个人,生活在当今中国,他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东西、怎样过年、唱什么歌曲,这个没有必要讨论。如果这不影响他文明起来,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广告创作就像学创作一样,要有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的合理组合。赋予广告生命,让广告有血有肉地走进观众的心灵,这是一个真正的广告人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荆州日报社晚报新闻编辑室编辑王芸,是在记者这一身份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一位青年作家。记者与作家的双重“位格”在她身上合而为一,构成一对互动因子,共同丰富了她的人生积淀、她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要纪念五四或者检讨五四,评论其成败得失,还是期望能产生一场新的启蒙,这种启蒙应该有很多内容,语言文字在其中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化传达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