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6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试图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分析与批判中,找到重新阐释卡夫卡作品的可能。他笔下的麻木的人群正是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某些主人公并非如过云评论所言是“弱的英雄”,事实上反映了作家的无奈;因此,他对“城堡”的描绘事实上是对人类工业明暗淡前景的预言。  相似文献   
62.
63.
1.古代亚非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古代亚非文学有四个主要特点:①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文学最早的源头。②文学的产生具有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开始时是在埃及,巴比伦中国等几大文明地区独自形成和发展起米的,与口头创作联系紧密,古代亚非文学早期作品本身就是口头创作,  相似文献   
64.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崛起的新生代诗人,他们努力超越当时诗坛抒情样式的单调和浮泛,自觉探索新的抒情表达方式,其特点与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客观化抒情,智性化抒情,戏剧化抒情,为丰富新诗的表达策略,提高新诗的智性品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5.
特殊的身世道际和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张爱玲产生存在思想的土壤,张爱玲以个体的“人”为切入点,描绘了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的焦虑、畏惧和异化,以及被抛入荒诞世界中的人往往用自欺来逃避生存焦虑的现象,表达了她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这是张爱玲存在意识的体现。对文明的批判,张爱玲也表现出存在色彩,存在意识使她的作品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66.
李商隐的爱情诗意蕴含深远、含蓄委婉,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而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李商隐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67.
张平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含金量”和近距离的“纪实品格”。其《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都有大量的现实素材做基础。张平的小说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小说”,它不仅仅限于提出问题,而是要积极地干预现实,尤其重视对社会正面力量的褒扬和歌颂,充满了正面的激情,散射出积极的理想主义光彩。张平小说其实正代表着一种文学传统:为人民代言,为老百姓鼓呼。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的、源远流长的写作传统,如儒家的“文以载道”论,以《诗经》为开端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三吏、三别”,自居易的“惟歌生民病”,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赵树理的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甘当“文摊作家”,当然,还有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我们党后来的一系列类似的文艺政策等等。张平的小说创作正是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它的出现、成功,无疑是对文学领域那种远离“大众生活”的私人化倾向的有力针砭和拨正。代言传统小说,过去曾经步入公式化、概念化和庸俗政治化的歧途,而张平却未落窠臼,他的小说写作已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自觉地融进了较多的自我、自主意识,把纪实再现同积极的理想观照较好地统一了起来,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张平的小说写作为文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性启示和参照,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价值启示和参照。  相似文献   
68.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法于自然,而后反观世俗人生;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20世纪艺术家散文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9.
《庄子》、《牡丹亭》、《红楼梦》是中国梦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品。虽然在三个作品中,梦境的表现方式和文体意义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究其本质,它们均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达不到的愿望和追求,并具有一定的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70.
陈经济是《金瓶梅》中一位封建浪子的典型,论者以为他是西门庆的影子,是继西门庆之后的另一刁徒恶少,作者借助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末世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本质及其衰亡的必然趋势,陈经济与西门庆的形象代表晚明变革时代两种不同性质社会因素,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再现了特定时期新旧因素矛盾消长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