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武婷婷 《考试周刊》2011,(20):95-96
在以新市民子女生源为主的学校中,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成为数学教师思考的重点。教师可通过建立科学的课堂常规,营造有吸引力的课堂,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新市民子女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以美术课堂学习为契机,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93.
新市民的素质提升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结合温州市的实际,对新市民素质提升现状展开调查,从新市民教育现状和素质提升需求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新市民素质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新市民素质提升的教育培训方式,构建符合新市民需求的素质提升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形成多方投入的经费筹措渠道等对策构想,切实做好新市民的素质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94.
李伟 《成人教育》2015,35(5):80-81
城镇化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成果,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但是城镇化有可能会让人民的生产或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教育引导新市民,提高市民的身心素质,让新市民真正地同城市相融合,让新市民在和谐的社会中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对新市民文化素质的现状分析,论述了图书馆在提高新市民文化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图书馆主动服务于新市民文化素质教育,并努力为新市民提供终身教育服务的保障。  相似文献   
96.
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业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村庄被改建或拆建成社区,农民通过集中居住成为了居民或市民。在这种新社区中,因生存空间转换、生计模式改变、规则意识重建以及治理资源缺失等因素的困扰,使社区治理面临困境。其中人的文化理念的适应性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如何通过以新居民为主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来重建其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以形成新的身份认知和社会认同,成为社区有效治理的现实挑战。成都市龙华社区的新市民教育工程便是为了应对这一治理困境进行的探索,本文探讨了这一工程的绩效、运作机制和限度,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
随着我国城市中新市民群体人数逐年增加,国家政策对新市民家庭孩子入学条件的诸多优惠,许多务工人口涌入城市寻求自身和孩子更好的发展,使得新市民小学生的数量在城市学校中的占比在逐年增加。但因新市民家庭无论在教育意识、教育方法、家长文化层次、经济条件、家长接受再教育学习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新市民小学生的成长教育结果不尽如人意,家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就新市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探究,以提高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水平,使新市民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8.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大。而中国农村目前依然还有4 亿多富余劳动力必然会转移出来。所以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外来工的生存状态。城市应该怎样关注外来工、对待外来工,将是一个重大而迫切且关系长远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9.
《大连大学学报》2019,(2):97-99
大连市的流入人口有三个主要来源地,即本市下辖地区、省内其他地区、吉林和黑龙江省。这三类人口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空间分布,以及对城市生活的想象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其中,来自东北腹地的人口急速膨胀,值得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0.
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研究对于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管理部门执政能力、切实关注新市民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研究拓宽了主观幸福感的关注群体,对促进我国主观幸福感本土化研究具有理论价值。文章从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出发,对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研究应考虑测量工具可靠化、研究模式深入化、研究方法纵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