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赵渭忠将军是2004年"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2005年"感动省会"十大新闻人物.他12年如一日倾情希望工程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作为首家将赵将军及其女儿的事迹见诸报端的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深为感动,作为新闻工作者又有许多采访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电视新闻中心2006年精心策划推出中国大陆第一档互动式电视新闻辩论节目。该节目的自我定位是:力图通过辩论形式,展开对新闻话题、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乃至公共事务的讨论,让事实在辩论中变得更加清晰,让观点在辩论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节目的自我宣传是:你不能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看法。《撞击》,让你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何成明 《新闻实践》2006,(12):53-54
十多年的记者工作,我写过不少新闻稿。这些新闻作品多数都成了明日黄花,但当年有关报道周晓光和陈有德事迹的文字,至今还留有余香。回顾发现并跟踪采写周晓光和陈有德的经过,除了觉得有意义之外,还有一些新闻采访方面的东西探讨价值。周晓光是义乌一位私营企业主、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下半年,她在义乌建设大楼的907房间设立了“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同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活,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新闻人物是写人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向“写活”这个最高境界奋进,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在脑子中树立起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来。这样才能够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如何把新闻人物写“活”?一、典型细节法所谓典型细节法,就是选择典型细节来写活人物的方法。细节是新闻人物的血肉,新闻人物的特色和新鲜感,除了作者的描述外,还必须通过生动的细节来表现。1988年9月27日,自贡日报刊登了一篇新闻,题目是:《在高敏家里》(获四川省优秀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县报优秀新闻特等奖),文中多处运…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拆解开来,我们会发现,无论多么宏大多么深刻的报道都是由一个个细节串接组合而成的,无论多么深邃多么高屋建瓴的主题都是由细节来具体展现的。细节可以称之为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元素,细节也是决定报道成败的关键所在。把握好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真实细  相似文献   
16.
武里 《今传媒》2006,(10X):6-6
上半年到香港珠海书院任教,茶余饭后特别喜欢看凤凰卫视(总部在香港)的“鲁豫有约”节目,因为它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社会上三百六十行里有一定实绩或突出表现的人物,也可谓是新闻人物吧,所以特别能引人注目。加上陈鲁豫采访风格上的清新、自然,此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很中看。从新闻的归类看,虽属访谈类节目,但大大超过以往见到的杨澜的“天下女人”访谈类节目(湖南卫视),甚至上海的“可 凡倾听”也不及它有味,这是我的直感。  相似文献   
17.
魏剑美 《新闻天地》2004,(11):23-25
何军岑,1974年7月出生,湖南省资兴市人。曾多次获全国和省级越野赛冠军。1994年开始,身为普通人的他多次见义勇为,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殊死搏斗,先后抓获300余名扒手窃贼、车匪路霸以及吸毒人员。他的英雄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新闻人物报》、《湖南日报》、《年轻人》以及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30余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成了三湘大地闻名遐迩的“反扒英雄。”  相似文献   
18.
范华 《新闻传播》2004,(2):65-65
企业有线电视作为广播电视宣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当地收视节目质量,扩大电视有效覆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有线电视台也受到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李春华  李真祥 《新闻传播》2004,(5):27-27,3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得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般性的平面性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人们不单单想获得新闻的片段和概貌,而是希望新闻报道能提供丰富翔实的多方面信息,所以新闻报道常常从表面向深层次发展,从单一型向信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广播电视媒体在报道某些新闻事件时,出现了扮演事件中的新闻人物,演绎已经“时过境迁”的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新闻界内部的争论。有人赞成,说是新闻手段的创新:有人反对,说是弄虚作假、有违新闻的真实性。就是在听(观)众中也有不同反映,赞成的说这样做,新闻生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