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557篇
  免费   1245篇
  国内免费   2023篇
教育   626462篇
科学研究   26687篇
各国文化   615篇
体育   12622篇
综合类   18259篇
文化理论   3663篇
信息传播   115517篇
  2024年   2941篇
  2023年   11669篇
  2022年   9172篇
  2021年   11794篇
  2020年   11394篇
  2019年   11995篇
  2018年   6236篇
  2017年   11143篇
  2016年   13757篇
  2015年   22899篇
  2014年   57679篇
  2013年   47992篇
  2012年   60576篇
  2011年   64821篇
  2010年   56083篇
  2009年   56370篇
  2008年   61281篇
  2007年   48772篇
  2006年   40051篇
  2005年   37179篇
  2004年   36807篇
  2003年   34920篇
  2002年   29180篇
  2001年   23778篇
  2000年   19417篇
  1999年   4722篇
  1998年   2937篇
  1997年   1988篇
  1996年   1494篇
  1995年   1025篇
  1994年   894篇
  1993年   697篇
  1992年   662篇
  1991年   480篇
  1990年   415篇
  1989年   32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8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9篇
  1950年   9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在高校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提高馆员自身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专业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是馆员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提高馆员对其自身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之认识到注重个人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是关乎高校馆员素质教育成败之关键。  相似文献   
992.
谈网络传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以信息为核心的高科技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科技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活力的源泉。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及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资讯时代,即网络时代。网络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虚拟空间和虚拟生存方式,使人类能够在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社会里感验生活、实现自我,捕捉社会动态以及与他人交往沟通。 网络传播的首要特征是交互性,其次是个性化。网络中的每个人在…  相似文献   
993.
论五四运动前后的女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梅 《历史档案》2001,6(1):101-106
中国自古以来,男子独享受教育特权,而占社会人口半数的女子中只有极少数女子在家庭中获得一些教育。近代以后,西方传教士来华举办教会学校,并招收了一些女生。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将振兴女子教育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呼吁并着手进行女子教育。清末学部颁  相似文献   
994.
赵东 《新闻采编》2001,(3):34-34
山西阳泉电视台创办的以社会性、监督性为节目定位的《111报道》已播出230余期了。该栏目中70%以上的片子涉及新闻事实调查的内容。因此,它的调查性呈现为区别于一般专题片的特征而逐渐被强化。 就已播出的调查性节目来看,大致可概括为两种形式:一个是以事件调查为主的,另一个是以社会现象调查为主的。无论哪一种形式,它与专题片本质的区别就在于记者既是调查性的体现者,又是调查性的实现者。记者作为节目结构的支撑点,有着不可  相似文献   
995.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报道,我第一次领略到“抢”新闻的感觉。博鳌亚洲论坛筹委会和成立大会虽然为期只有两天,新华社参与报道的字记只有6个人,但发了近百篇不同类别的稿件,这些稿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快,大部分抢在海内外媒体之前。新华网因新闻既多又快,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国内外媒体都盯着“新华网”下载稿件编发新闻。  相似文献   
996.
现在,报纸新闻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方面,不少新闻的采写摆脱了依从文件、简报的窠臼,深度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表面性平面化的新闻依然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过好采访这一关,特别是没有解决怎样提问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怎样提问才能问得深、挖得透、写得实。这里面首先有一个如何创造一种和谐的交谈环境,使采访对象谈出记者所需要的东西来的问题。笔者进入新闻界20年,在提问中既有比  相似文献   
997.
不少通讯员的来稿,套话和空话较多,缺乏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事实,即使有一些事实,也是谁都能想到的,而一般人能想到的东西,是不能成为新闻的。那么,是不是身处基层就找不到值得报道的东西了呢?新疆经济报“西北军事”版有两个头条均来自连队,写出了新闻。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篇文章。军营生活相对大千世界的社会来,是较为单调、简单的。如果能够将部队新闻写出“思想”来,总结一下他们的经验,对于我们地方通讯员会有较多的启示,更应把新闻写活。一篇是: 面对乞丐长达半小时的乞讨(肩题) 巩建说:不!(主题) 本报乌鲁木…  相似文献   
998.
重大事故报道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报道,一般有这样几种:事故发生的动态消息;抢救伤亡者的事迹通讯;分析事故原因的新闻综述(调查)等等。而读罢《人性的光芒──从“10·3”看广西人的父母心》一文,(全文附后),却令人思考再三后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报道还可发掘出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 谁都不愿意出现事故,特别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然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又难以避免包括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事故,尤其是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一刹那,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队伍的不断壮大,新闻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新闻工作职务“触法”现象也随之屡屡发生,由此引发的新闻诉讼呈上升趋势。本试从新闻工作角度,对其职务“触法”问题作些探讨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正> 恩施日报社2000年9月开始着手新闻采编业务信息化的建设,并选择了北大方正文韬新闻采编系统。经过三个月的人员培训、网络布线等前期工程,现已完成全部软、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为期两个月的试运行阶段也接近尾声。从目前情况来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各采编部室都已进入角色,可以说,整个采编系统已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但系统在前期建设及试运行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出现过不少问题,但经过报社有关人员和方正技术专家的相互沟通及探讨,最终圆满得到了解决。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