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49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8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新闻标题是提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本质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历来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原因大致有二:在内容上,它是展示新闻要义的窗口,表现为借助各种修辞手段,追求具有审美功能的语言效果,为眼睛注入灵气;在形式上,它的视觉冲击力仅仅次于照片,是版面的重要组成元素,可以美化版面。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说过:"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可见标题对报纸的重要性。但作题难,作好的乃至精彩的标题更难,因为标题制作属于二度创作,其空间受到严格限制,难度并不亚于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972.
(一)“俄”,还是“白俄”? 读报中常发现某些编辑作题时用心良苦,能省的字尽量省,但有些字不该省的时候,就不应省,否则“以辞害意”,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2011年12月1日上海的《新闻晚报》有一新闻,题为“俄地铁爆炸案两被告被判死刑”,报道“白饿罗斯最高法院11月30日”的一次判决,文中明明写的是“白俄罗斯”,标题上却是“俄”(俄罗斯的缩写),显然容易使人读题时产生错觉,认为此案发生在俄罗斯.其实,整个案件以及判决都发生在“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973.
李南 《青年记者》2012,(33):56-57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他们往往通过浏览标题来决定是否要读这则新闻,新闻标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闻标题中网络用语的巧妙运用,既拉近了媒介与受众的距离,又使媒介的新闻报道变得更有特色、有时代气息。网络用语已成为提升新闻标题美感的利器。  相似文献   
974.
好大的口气     
不久前,读到本埠晚报一版上的一则新闻标题,顿时把我震住了。这则新闻的主题是"丁、梁改写历史",副题是"中国队首捧斯诺克世界杯冠军",心里犯了嘀咕:谁有那么大的能耐改写历史?往下读去才知道,原来他们要改写的历史是不过是台球比赛  相似文献   
975.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深入研究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和修辞差异,有助于促进新闻英语和新闻翻译的教学。本文从语言和修辞两个方面对英汉语新闻标题进行了比较,旨在更深入认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并更好地欣赏新闻英语中的修辞韵味。  相似文献   
976.
一句话说得好,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不好,可以说得人跳。会不会说"漂亮话",是新闻标题能否取悦于受众的关键所在。巧妙运用说话艺术制作新闻标题,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抓眼提神的功效,使新闻明眸善睐、顾盼生姿,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巧说"俏"话,生动传神。在标题中适度适量地嵌入俏皮话,往往能带来诙谐、幽默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77.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除了把原标题的意义译出来,还力求以美的形式再现原标题的风格。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需要有美的视角。本文从简约之美、音韵之美、整齐之美、形象之美、幽默之美、意境之美等美的视角,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之美。  相似文献   
978.
本文对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语用预设及其触发语进行了详细考察。对所收集语料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发现,英语报纸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包含多种类型,但其中的状态变化动词、反复意义表达词、时间状语从句、比较与对照等是出现频次较高的预设触发语。而且,同一个新闻标题中可能会出现不止一个预设触发语。就其功能来看,预设触发语主要是明确标示预设的存在,是激活读者百科信息最根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79.
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NP1+VP1+NP2+VP2+NP3"结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排列的序列。这种序列在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歧义是该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征造成的。由于这种歧义现象的存在,在拟定新闻标题时就不能单纯地为了追求标题的简洁而损害文意,一定要运用语法知识规避歧义的出现。  相似文献   
980.
众所周知,报纸用标题来概括和评价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报纸上内容很好的新闻或文章,读者不一定都看,只有加上一条出色的标题,才能激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因此,新闻标题又被人们称为报纸的标识、眉目、索引等,可见其重要性,时事新闻也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