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1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14927篇
科学研究   1324篇
各国文化   155篇
体育   957篇
综合类   711篇
文化理论   723篇
信息传播   71529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1127篇
  2022年   1110篇
  2021年   1284篇
  2020年   1144篇
  2019年   970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1200篇
  2016年   1821篇
  2015年   2558篇
  2014年   5337篇
  2013年   4619篇
  2012年   7653篇
  2011年   7300篇
  2010年   5888篇
  2009年   6096篇
  2008年   7580篇
  2007年   5753篇
  2006年   5151篇
  2005年   4909篇
  2004年   4784篇
  2003年   4477篇
  2002年   3358篇
  2001年   2762篇
  2000年   2190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新闻言论大致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等形式。作为地市党报,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新闻言论都应当而且应该组织好,但是,地市报毕竟很少刊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部头的新闻言论,如何使新闻言论与地市报结合得更好,使新闻言论的旗帜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笔者以为,为新闻配发编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2.
尹协康 《视听界》2002,(6):20-20
笔者在10年间,直播操作或组织参与了三次异地采访,感慨良多,取其点滴,求教同行。一、围饶当前中心工作确定异地采访的大主题。围绕本地中心工作,通过异地采访,用“他山之石”作为宣传上的一种补充,也不失为一种取经之道。这就需要我们紧紧抓住当前中心工作的内容和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来组织异地采访,做到有的放矢。今年初,我们拟定异地采访计划时,曾把发展个私经济作为主题。因  相似文献   
183.
“新闻侵权”是指广播、电视、报纸或其他新闻媒体所播出、刊发的报道、评论内容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其主要表现样式是指损害或侵害公民或法人的“人身权”中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相似文献   
184.
北京市的新闻阅评工作从1991年起,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年。市有关领导说:“新闻阅评是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单位关系,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非常得力参谋和助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北京市新闻阅评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阅评:逐步规范制度化 北京市是全国最早开展新闻阅评工作的省市之一。1991年8月,市委宣传部组织了12名具有丰富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参加新闻评议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提建议、当参谋。1996年7月,中宣部在烟台召开“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座谈会”,提出了新闻阅评…  相似文献   
185.
新闻真实性与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胜 《青年记者》2002,(12):20-21
“真实性,是报刊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的报刊要得以生存,就必须着力夯实“真实性”之基。但是,当我们审视新闻媒体自身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如何时,不得不承认有一些令人尴尬而又无法回避的诘问。(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使得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86.
立体,深度,互动《江苏新时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柏铨  陈磊 《视听界》2002,(5):9-10
江苏卫视作为江苏合窗口频道,担负着向全国、全世界推介江苏的重任,是外界了解江苏的看台。7月22日横空出世的大型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开播以来在江苏以及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反响。作为占有这样一个频道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如何定位,不仅折射出整个频道的办台宗旨、价值取向的深层文化理念,也是提高收视率,获取观众认可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可谓是取胜的利器,但这必须以大量的精心策划做为坚强后盾。传播者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要指向受众,受众在眼球大战中愈发显得资源稀缺,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弥足珍贵。因此本文拟从新闻视角、深度报道、策划方略、传受关系这四方面对《江苏新时空》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3月18日,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省委常委扩大会上说:“这次‘全国两会’浙江代表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应该表扬。特别是广电集团把‘全国两会’浙江代表团的报道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北京设立直播室。有关‘两会’的浙江代表团的新闻能够瞬间传到浙江,浙江电视台也做了很多工作,在中央台播出了不少有关浙江代表团的新闻,记们都很卖力。有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0.
李节 《视听纵横》2002,(5):72-74
重大主题报道,这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这类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或社会新闻等等来得“好听”,尤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做得不好就容易做成说教式的报道,成为“对着空气说话的节目”。通过这两年来的报道实践,我们有这么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