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7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倾力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调查节目。走过了7年多的风风雨雨,现在,它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新闻调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3.
党报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群众工作,这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新闻改革的现实问题,也是发扬党报优良传统,落实为谁办报、办什么报的重大问题。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反映群众心声,拓宽报道渠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在探索中总结出了七种做法。第一,开设新闻热线,深入调查研究。开设新闻热线,是了解基层、倾听群众呼声的一个窗口。近几年,南阳日报群工版面有一个在读者中享有很高声望的热线栏目叫“有事找党报…  相似文献   
84.
倪平 《新闻记者》2001,(9):61-61
歌 颂真善美 ,抨击假丑恶 ,是新闻舆论单位应尽之职责。报纸、电台、电视台 ,对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有表扬 ,也时有批评。好人好事是我们时代的主流 ,故弘扬正气的题材占主导地位 ,这也是情理之中。但社会生活中不能无批评 ,因为事实上确有许多不正之风 ,假烟假酒假药等假冒产品屡屡出笼 ,甚至也有假文凭 ,股市中有虚假的报表 ,市场上有人欺行霸市 ,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在城市生活中的脏乱差 ,毁坏绿化 ,偷电偷水 ,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官商作风严重 ,所有这些破坏社会主义的市场秩序 ,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中央电视台的《焦点…  相似文献   
85.
陈燕 《新闻界》2003,(6):48-48
一、内参机构和体制的几种模式内参是新华社的主业,因而它没有设专门的机构,新华社的记者都有写内参的任务。人民日报最近专门设立了内参部,主要是审稿和发稿。本文所论述的仅限省级党报的内参。1.采编独立型内参部作为一个新闻业务部门,有记者、编辑,从选题到采写、审稿、发稿均由本部门完成,比较好操作,稿件质量、数量有保障,但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编辑、记者。在体制上,内参部一般隶属于主报,在成立了报业集团的省(市)则隶属于报业集团。从各省(市)实践的情况看,隶属于报业集团也有不便,因报业集团是管理机构,内…  相似文献   
86.
去年6月,丽水日报社结合第六轮人事制度改革,组建了一个全新的部室——新闻调查部,大胆探索舆论监督的新渠道、新方法,提高舆论监督的艺术和水平,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尤其是在实践中创新的四级监督体系,即公开报道、刊发内参、每月信访概括公示、来信来访转办督办,使党报成为舆论监督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87.
88.
李玫 《新闻与写作》2003,(11):20-22
2003年7月,北京晚报将原本一个版的《热线新闻》扩展到两个版面,并将其放置在新闻版面的“中心”位置:周一至周五固定为第8、9版(新闻版面共16版),周六、日为第6版(新闻版面共12版)。据笔者调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深圳晚报的热线新闻版,版面位置没有北京晚报重要,所占比例也不及北京晚报大。北京晚报独树一帜地将《热线新闻》版提  相似文献   
89.
面对同质化,为塑造鲜明个性,都市报绞尽脑汁.挖独家新闻、找独家视角是通常做法;而提出分时段来给本地新闻分类,是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90.
白岩松,蒙古族,1968年生于内蒙古,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之后就职于<中国广播报>. 1993年,白岩松出任"东方之子"栏目首任主持人,1996年任"东方时空"改版后的总主持人.之后,他勇于突破,出任"新闻调查"首任主持人兼出镜记者;创办"时空连线""中国周刊"和"新闻会客厅";2008年,与同事创办"新闻1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