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7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刘捷 《新闻爱好者》2008,(10):114-114
当今在电视界,电视专题节目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新闻事件、表现节目主题已经成为众多从业者的共识,如《经济与法》、《今日说法》、《走进科学》等,《新闻调查》明确地要求选题要“有故事、有情节、有冲突”。  相似文献   
92.
在调查性电视栏目中担任出镜记者,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是质疑者、交流者,也是见证者、验证者.那么身为一名调查性栏目的出镜记者,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素质?如何才算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  相似文献   
93.
2005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精品栏目“新闻调查”中,讲述了一个“神童的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湖南省华容县有一个叫魏永康的“神童”,从两岁时,就能识字两千多个,三岁时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教育。由于学习成绩一直远远优于同龄学生而不断“跳级”,十三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重点大学——湘潭大学,十七岁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科院核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时间,魏永康以非凡的学习能力在整个华容县,乃至整个湖南省成为人们竟相传颂的“神童”。可是好景不长,仅仅两年时间,魏永康因无法适应学习而被中科院退学,目前赋闲在家。为此,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组,对“神童成长”的经历做了较为全面的追综调查,其学习经历是从小学到大学是母亲“陪读”,在中科院时离开了母亲的“陪读”。在结束采访时,面对目前这位神情痴呆,语言木讷,情绪低落,曾经名噪一时的“神童”,记意味深长地感叹道:成也母亲,败也母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向俊 《声屏世界》2017,(2):20-22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分析样本,通过对栏目特质的坚守之困、 栏目品牌记者的流失之困以及栏目网络品牌的拓展之困进行分析,在使当前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的诸多困境逐渐具体化和明朗化的同时,进而提出用"调查性报道"凸显栏目特质,栏目品牌与记者品牌的同步打造和栏目网络品牌的文化建设与延伸等策略,以期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创优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就传统意义上来说,"新闻热线"本是广播电台的专利,借助有线通讯为载体,通过现场声音的传送进行传播。进入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加之通讯卫星的推波助澜,"新闻热线"渐渐成为电视台的主打栏目。与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新闻热线"相比,电视的可视性优势凸显。除了现场的声音,还有同步的新闻画面。像央视的新闻调查、凤凰的全球连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热线"品牌。  相似文献   
96.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口号,以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为目标,以制作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崇尚理性、平衡、深入的报道风格,在屏幕风格上独树一帜,受到业界、学术界和观众的一致赞誉。《新闻调查》节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叙事艺术,本文希望从叙事学及传播学角度对其叙事要素进行研究,尝试探讨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7.
《新闻界》2016,(22)
新媒体语境下,体制之困、用户分流、竞争惨烈、人才流失、盈利困顿等多重挑战正全面困扰电视深度报道。《新闻调查》作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风向标,不仅在内容生产方面有样板意义,更在传媒生态中富有独特的政治意涵和社会价值。以其作为观测的入口,具有显明的样本意义。本文对《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价值和贡献,通过剖析节目面临的挑战,冀望寻求电视深度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98.
张建中 《青年记者》2016,(25):29-3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气候报道提供了许多创新路径,其中利用传感器来报道温度、空气质量等问题,为媒体组织开辟了新的报道空间.传感新闻主要是指利用传感器来生产或搜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数据,或者利用这些数据来支持新闻调查.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传感器应用于气候报道的两个最新案例.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比较《第二次生命》和《村官的价格》的拍摄手法、叙事方式、采访技巧等各方面的变化,探讨了近几年了《新闻调查》影像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0.
<正>一、从向往到热爱——校外小记者社团多元化课程体系的背景和构想(一)校外小记者社团的成立背景如今,学校不再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唯一场所:学生要学的不仅是基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他们渴望在更多的学习环境中丰富自己的视野,参与到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于是,校外教育机构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作为学校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