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5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新书推介     
《全球教育展望》2012,(10):2+97
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核心就是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这个旅程中学牛要与新的世界,新的同伴和新的自己机遇。只有促进学牛学习的课堂才具有真正的  相似文献   
52.
<正>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当今,我们的教育界呼吁生命课堂的回归,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语文是一门最具有情趣的学科,其注重的是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因此  相似文献   
53.
赞美生活     
幸福是旅程而非目的地。珍惜你拥有的每一刻,记住时不我待。或许上帝想要我们在遇到贵人前先失败几遭,这样贵人最终出现时我们才懂得如何感恩。如果一扇幸福之门关闭,另一扇门随即会打开。不要一味追寻美貌,容颜常常误人。不要一味追求财富,金银终会散尽。去寻找一位让  相似文献   
54.
55.
    
严沁 《当代学生》2013,(Z4):104-105
在生命的旅程中,你有没有曾经为一棵树停下脚步。树不会移动,生命却在流动。新疆尉犁县境内,有一裸卡拉古树。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守在村口等待子女归来的父母,用无数泪水浸染了这棵树的根茎。思念渗透进这棵树的枝叶中,因此成就了这棵树的别名——望子树。大凡是树,都是纹丝不动的。它们仿佛忘却了时间,坚守在原地,等待着轮回百遍后或许已经忘却的誓言,却又依旧执著如旧。树是静的化身,它不为岁月流逝所动,它坚挺的身影背后,那是一种怎样的寂寞,一种怎样的孤独,一种怎样的坚韧。树在等待,等待着什么,或许是一种职责,见证一切事物新旧更替的使命。也许它明白,也许它并不明白。树的丝毫不移,正是对生命价值的无声追寻。  相似文献   
56.
每个人的生命部是一次旅行,走过一个地方,看过一路风景。到最后累计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旅行的意义。这意义对你对我对飞轮海,似乎都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们曾以为吴尊总是平静的,但他却说旅行,是痛苦的释放;我们曾以为大东总是疯狂的,但他却说旅行,是理想的追寻;我们曾以为亚纶总是忧郁的,但他却说旅行,是心灵的净化;我们曾以为亦儒总是快乐的,但他却说旅行,是生活的锤炼。但是有一点又是相同的,因为我们都把"相遇"当作是旅行最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身随心动一直以来,总是读着别人的骑行故事,为其勇气所折服,为其精神所鼓舞,为其实现梦想而欣喜,心向往之,自己却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如今终于可以亲手写一下自己的故事,真真正正地做一回故事里的主角儿。等我们上了年纪,在平凡的日子里,再回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或许会发现,竟然有那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那些经历沧桑的岁月,却依旧闪闪发亮。出发之前,很多人对我说,真羡慕你说走就走的勇气;回来以后,很多人对我说,真羡慕  相似文献   
58.
美国畅销书作家威廉·贝内特写了大量有关青少年道德修养的书籍。《道德的指南针-引领人生旅程的故事》是贝内特的其中一部鼓舞人心的力作,一部励志宝典,于1995年出版,以后多次再版。内贝特从文学、史书、民间故事中收录了数百篇讲述美德和家庭价值的故事、诗歌和散文,用浅显质朴的语言向人们讲述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的故事,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同情心、友爱心、爱国心、责任感等良好道德品质,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迷失道德的方向。  相似文献   
59.
在路上     
小鹏 《全国新书目》2010,(23):54-55
这是一段背包10年的旅程分享,也是一个孤独狂徒的梦想宣言,更是一趟深度心灵之旅。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8份工作上路,整整10年。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大量中国美食视频获得一定关注,为国家文化传播提供了观察窗口。前人研究虽定性说明一国的美食能够成为该国文化传播的载体,但并无数据支持,也鲜见实证研究如何利用美食进行国家文化传播。如何选取视觉和听觉符号,通过独具特色的符号表征打造鲜明的文化特质,也是政府和个人面临的挑战。论文应用食物旅程叙事理论,建构食物旅程叙事策略分析框架。以YouTube平台上3434个中国美食视频的3382995条评论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验证食物旅程叙事承载国家文化传播的可行性,发现引发受众对食物本身、食物烹饪相关人物和食物来源背景国关注的食物旅程叙事策略及其组合。论文不仅基于食物旅程叙事的路径深化了国家文化传播,而且将食物旅程叙事理论拓展到非商业应用领域。通过精准设计食物旅程叙事的策略组合,展现美食视频中的视觉和听觉符号,用文化符号提升国际受众对视频中的食物、民众和国家文化的关注。研究结论既可以满足国家“文化传播”的诉求,又能实实在在解决当前美食视频制作中,凭借经验主义“摸石头过河”的营销传播的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