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许迅 《地理教育》1997,(2):44-44
我的家乡——南京,地理位置优越,山水风光旗袍,气候温暖湿润,各类特产丰富,自古就有“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的美誉。  相似文献   
93.
《新闻世界》2006,(12):51-51
上月7日,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举行的中国服饰表演晚会上,身着旗袍的中国模特挥舞中南两国国旗。当天,中国模特向南非观众展示了多彩的宫廷服装和民族服装,受到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4.
茶在红梅边     
岁在壬辰,2012年尾,初冬时节。杭州西湖老和山东麓,玉古路上,细雨飞洒。花外楼,柳下舟。对闲影,忆旧游。今夜雪,有梅花,是身留,是心留?……南宋词人蒋捷《梅花引》中的这些句子,谁在吟唱,还是在穿越?茶馆里,古琴声声悠婉,音韵不凡。琴师身着古服,指如流水,一曲《梅花引》仿佛踏波而来。此时,你我茶燕的冬  相似文献   
95.
栗子 《文化交流》2013,(5):34-37
香江,她一次次人文对话和智慧碰撞,在心中埋下了人文的种子。在纷繁芜杂的香港,她却安静地守望与承续。2011年,移身江南,于千年人文的西子湖畔,她又开始了另一段湖山氤氲的旅行。《文化风情》当初就定位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名家访谈节目。当一档节目的品质与一个人的气质水乳交融,于是就有了独特的品格与魅力。王明青和《文化风情》携手并进,自称是人文路上的苦行僧,行囊空空,内心却丰盈充沛。在我眼里,《文化交流》与《文化风  相似文献   
96.
弄堂深深     
感悟是一种灵动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穿越时空,可以无所不包,可以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我们可以感悟生活的细节,感悟生命的意义;我们也可以感悟思想的睿智,感悟心灵的舞蹈。人,不能停止思考,而要思考则必有感悟,有了感悟,才能坚守住生命的航向。  相似文献   
97.
What’S the lucky color in the Spring Festival?Ha ha,it’S red.Come on,please choose your favorite style(款式)!There are two big flowers on the red Qipao(旗袍).It looks very traditional and beautiful.Girls’style 1:Traditional(传统的)Look,there is a cute Mickey Mouse’s head on the red sweater.Do you like it?  相似文献   
98.
《小火炬》2014,(3):40-41
千百年来,中国历代服装虽然姿态万千,但从总的形制上看只有两种——胡服和汉服。我们已经介绍过汉服,这一次就来详细说说胡服最典型的代表——起源于满人服装的旗袍。时至今日,我们通常只能在舞台演出或者是古装电视剧里见到汉服的踪影,旗袍却还时时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然成为今日中国国服的代表、女装的典范。  相似文献   
99.
郭嘉 《文化交流》2016,(10):62-65
2016年9月5日,浙江作家海飞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麻雀》登陆荧屏.海飞是个温情的人,但坚持认为自己欣赏残酷,奇怪的是,二者在他身上好像并行不悖,一如他笔下民国时期繁华柔软的上海,鲜血与死亡却稀松平常.海飞是个横空出世的小说家,凭着对文字的天赋和执拗,瞬间改变了既定的潦草杂乱的生活,因此,我们也就不会奇怪他误打误撞进入编剧圈后,从《旗袍》开始,短短几年,《旗袍2》《大西南剿匪记》《从将军到士兵》《铁面歌女》《代号十三钗》《花红花火》《麻雀》,还有《太平公主秘史》《隋唐英雄》逐一呈现.他已然深陷谍战、迷恋传奇,就像喝一盅温润的绍兴黄酒,吱的几口下去,灯光柔美起来,眼神迷离惬意,微醺的悠然自得,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100.
林丽 《教师》2008,(10):119-119
本文从传统服饰旗袍的款式演变、女性穿着者的身材气质要求等方面探究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从中发现旗袍折射出中华民族审美核心“中和之美”,及对于曲线的审美偏爱,对女性气质“雅”和“静”的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