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9篇
  免费   2篇
教育   347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48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近年来,绍兴日报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上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些收获。回顾总结这几年的办报实践,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了有益的创新探索。一、明确一个理念:在新的条件下,坚定不移地实践党报宗旨,把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作为党报的主基调、主旋律2000年前后,浙江都市类报纸进入新一轮发展期,一批优秀的报纸在竞争中壮大,其飚升的发行量、不断扩大的广告市场, 己成为让报人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对绍兴日报而言,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报社自身的发展,大家的  相似文献   
63.
64.
树立读者办报意识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地市报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建 《新闻界》2001,(4):43-44
进入新世纪后,地市报面临的竞争态势愈加激烈,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这种挤压来自各个方面:一是全国级、省级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的纷纷建立,形成一个个传媒业的“航空母舰”。它们除了在全国和省级层面上竞争外,还纷纷把触角向地市延伸,有的还办起了一个个地市版、地方版,或是办起了子报,有的当地版发行量已超过了本地报。二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市场类报纸,除立足于大都市外,也纷纷把视线投向尚待开发的地市市场,如《齐鲁晚报》在2000年时搞起了“百县千乡万村”工程,把触角更伸向了农村。三是同地域中…  相似文献   
66.
《采.写.编》2006,(1):63-63
燕赵都市报跻身世界百强 (本刊讯)2005年在韩国举行的报业大会,发布了全球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燕赵都市报位列87 名,成为河北省唯一上榜的报纸。保定日报社经营收入突破亿元 (本刊讯)2005年以来,保定日报社在管理上大胆创新,宣传质量撑杆式提高,报纸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  相似文献   
67.
党报宣传面临的问题 中国报业的格局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报种并存的格局.政治性报纸的根本任务和最大特点就在于宣传,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党报一直以来承担着政府传播的功能.新闻界关于党报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从.喉舌论","党性论"到"生命论","导向论","创新论"、"根底论"、"艺术论"、"道德论"的嬗变.  相似文献   
68.
党报的头版是党报的“门面”,是一家党报品位与特色的集中展示。在当前进一步推动新闻宣传“三贴近”的进程中,如何提升党报头版的质量,增强党报头版的新闻宣传功能,不仅是各级党报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重点,而且也是各级党报普遍面临的一道现实难题。近年来,聊城日报积极寻求党报头版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9.
党报发展的现实形势 随着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报业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报业日益市场化,现在大多数党报的发行仍然单纯依靠行政指令,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编撰的中国首部报业蓝皮书《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创新成就未来》指出,中国的日报主要分布在省和地市两级出版单位。综合新闻性的党报和晚报都市类报纸是中国日报的主体部分,占全国日报总数的73.9%。  相似文献   
70.
2006年12月10日,丽水日报社摄美部、瓯江特刊部6名记者,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同时在50多天的时间中,《瓯江特刊》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