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1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18711篇
科学研究   1684篇
各国文化   209篇
体育   970篇
综合类   752篇
文化理论   418篇
信息传播   11899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984篇
  2022年   900篇
  2021年   1168篇
  2020年   994篇
  2019年   847篇
  2018年   439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875篇
  2015年   1442篇
  2014年   2981篇
  2013年   2348篇
  2012年   2751篇
  2011年   2742篇
  2010年   2197篇
  2009年   2009篇
  2008年   2575篇
  2007年   1740篇
  2006年   1463篇
  2005年   1507篇
  2004年   925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575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冰刀的应用,促进了国内外速滑运动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但在国内北方各高校,除部分体育院校应用新冰刀进行教学外,几乎是教学与训练的空白.就此,对北方高校如何尽快地应用推广新冰刀,普及新冰刀技术使速滑教学跟上时代步伐进行探究,并对在普通高校速滑课教学与训练中应用、推广新冰刀技术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2.
53.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推行了第二套全国中小学(幼儿)系列广播操《时代在召唤》和《青春的活力》后,受到了全国广大青少年(幼儿)及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本套操编排新颖、节奏明快、动作潇洒舒展、刚劲有力,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青少年(幼儿)自觉锻炼身体的热情,激发了年轻一代的青春活力,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确是一套精品操。通过教学实践,本人对《时代在召唤》这套操的扩胸运动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敬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4.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55.
人才素质的时代性、综合性、变化性是科技进步、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社会实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良好素质养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6.
浅论数字化时代的科学期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传统学术期刊的危机和电子期刊的最新趋势,提出数字化时代科学期刊管理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7.
何文盛 《青海体育科技》2006,38(2):21-22,26
网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现代形态的网球运动是近代文明的硕果;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网球精神、网球技术、网球道德和网球艺术等几个方面;网球运动的发展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8.
“多面人”——时代变迁中的受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文本的意义是由新闻信息资源开发者与受众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预设和解读合作完成的。读者主动参与制造文本的意义 ,补充文本中没有写出但是作出暗示的那部分。在影响受众解读文本的宏观因素中 ,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是最核心的 ,它们是受众心理特征和行为结构的有力构造者。两种因素整合的结果 ,是形成了“多面人”———具有多侧面、多重的接受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受众。  相似文献   
59.
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育人功能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馆员素质,优化馆藏图书文献,美化育人环境,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和提高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0.
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但后来以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为表现形式的百家争鸣却成了历史的绝唱。百家争鸣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百家争鸣式的自由是历史夹缝中的自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重视复兴诸子时代的自由精神,并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型社会,而不是修补束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