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7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闻时评选题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中、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中、蕴含丰富含义的新闻中、自己熟悉的题材中、日常生活中选取.  相似文献   
92.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却一连用了4个“杀”字,端的是杀气腾腾,表现了这位爱国青年的极大义愤:  相似文献   
93.
"影响力是新闻媒介存在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的提供者,尽管新闻媒介一样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但依然不能错失了衡量标准。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舆论影响实施能力是衡量  相似文献   
94.
事实论据在时事评论写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作者编辑、撰写时评的体会,以一些优秀作品为例,论述运用事实论据说理的优点、事实论据的来源与要求,从中探讨提高时评论证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王晓刚 《记者摇篮》2009,(12):41-41
电视新闻不仅是对事实的报道,也包括对事实的议论分析和评价。随着受众文化层次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需求的信息不仅是“量”的诉求,更是“质”的诉求,因此电视新闻栏目加强时评比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当前时评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取向与整体主义取向进行了梳理,进而提出整合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关系主义的取向。在关系视角下,本文依据第一手的访谈资料,对时评作者的言论表达及其身处的权力网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新闻传播面临的新形势 全球化加速民主化和信息化。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将在更广泛更深入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面对六个方面的挑战:(1)低关税降低了海外传媒进人中国的门槛;(2)最惠国待遇给了所有成员国(地区)准入中国的机会;(3)国民待遇和跨境服务保障中国公民有权接触获准进入的海外媒介;  相似文献   
98.
毕诗成 《新闻世界》2009,(2):117-117
近日,一篇“新华时评”的标题是:为“民众舆论场”叫好。文章说:新余、温州两市的公款旅游事件之所以得到快速处理,实在得益于民众舆论场的作用。而这一切,正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普通群众获得快捷发表所见、所闻、所想的机会和广泛传递、自由互动的空间而得以有效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
余慧敏 《青年记者》2009,(20):78-79
1908年7月,胡适成了《竞业旬报》的编者和记者,从第24期起,胡适接任主编,到1909年1月22日第40期因病终止。①《竞业旬报》呈现出新闻纸和杂志兼具的特色:其栏目囊括“社说”、“时闻”、“词苑”、“时评”、“小说”、“谈丛”、“金玉良言”、“闻所未闻”等。  相似文献   
100.
近年,不少媒体均开辟了让公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时评栏目或时评版面,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燕赵晚报》的“今日时评”、《大河报》的“今日视点”等。由于这些专栏和专版刊发的内容多系国策民情、国计民生,秉承良知与公正,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越来越被广大读者所关注。事实证明,依托媒体优势,努力搭建公民发言和交流的平台,是新闻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需要,也是树立责任媒体“社会公器”形象的需要,这充分说明时评是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