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6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晋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为主题,通过分析晋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晋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晋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架构。  相似文献   
22.
查阅旅蒙商档案,仿佛翻开了中国北方一支商业劲旅尘封的历史,置身远去的鲜活记忆.旅蒙商是清代至民国年间活动在蒙古草原的关内商人.他们有的是汉族商人,有的是回族等少数民族商人.清之前,他们被称为“边商”.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随着晋商影视作品的升温,对晋商的崛起尤其是明清时期晋商"海内最富"的兴盛缘由的研究又重新得到了学界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回顾历史,从地理位置、政策导向、历史契机、文化背景等方面对晋商兴盛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重新审视,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为更好地推动山西传媒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山西传媒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交流,文章对以六大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山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产业实践进行了研究。以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人才培养、理念革新、媒介融合、文化氛围营造等几方面,探讨了山西传媒企业发扬晋商精神,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以期对业界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书生 《精武》2006,(1):4-7
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不仅风光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淳朴的民风都饱含着底蕴,还有那让山西人骄傲的晋商文化——那不仅仅是将买卖做大,更展示着这里人民的民族气节和大智慧。不止这些,这里还是练心意拳者心中的圣地——据传心意拳发源于此。  相似文献   
26.
刘英杰 《收藏界》2012,(2):75-75
明人沈思孝《晋录》有云:"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可见晋商之名在明代已初露端倪,至清代后,政府更将全国盐政尽归晋商,延续了晋商五百年辉煌,这在银锭收藏中颇能佐证。今见到一枚云南大方槽七两银锭,  相似文献   
27.
长期以来,在对晋商的研究和挖掘中,人们对晋商的兴起和繁荣阶段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它的衰亡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深度也不够。文章应用比较历史制度分析和博弈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涉及治理结构、经营方式等管理文化变量的检验,任何一种变量都会导致晋商机构或山西票号的倒闭。晋商衰亡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说明以管理文化为基础的制度建设极为重要。关于这一点,对于当代企业的运营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8.
明清五百年,山西商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投资开办戏班和票社,培养本土戏曲艺术人才,探索戏曲艺术改革与发展,并且通过商贸活动把山西的戏曲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同时还引进外来戏曲艺术,促进了山西戏曲艺术在声腔、器乐等方面的革新,焕发了山西戏曲艺术的青春。  相似文献   
29.
明清时期晋商能称霸天下,除其资本雄厚外还与其特有的顶身股制的激励机制有关,顶身股制是一种协调劳资关系、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管理制度,对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更好地处理委托—代理关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最终实现人才为企业目标服务的根本任务等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高校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质、企业家精神等内涵教育方面关注不够。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晋商精神的精髓和内涵纳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素质培养模式之中,以期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