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0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13378篇
科学研究   612篇
各国文化   51篇
体育   444篇
综合类   462篇
文化理论   84篇
信息传播   257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1232篇
  2013年   1078篇
  2012年   1386篇
  2011年   1505篇
  2010年   1181篇
  2009年   1119篇
  2008年   1455篇
  2007年   1333篇
  2006年   890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语文具有工具性,但语文这个工具在用来交流思想感情时是负载文化知识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它工具的本质特点,这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兴趣是孩子在不预期奖赏的情况下愿意从事某种活动或追求某个目标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3.
姜春林 《青海教育》2008,(12):53-53
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认为文化是“人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而从教育的本质上讲,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约束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4.
现阶段公开课“造假”现象严重,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真实性:导向上出现了偏差,应从由重“受术”到重“就道”,由看重“教”到看重“学”,由重“观摩”到重“研讨”三个变化入手,从学生发展及学科特点出发,摒弃“造假”,还课堂教学以真实。  相似文献   
65.
只有将记者的职业标准由"真实"(真实的事实)退到"自由心证",这一行业才能一方面实现整体追求"真相"的目标,另一方面,普通人,而不是上帝,才可以继续当记者. <判断真相的权利属于公众>一文发表后,有新闻界的同行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文章中论述的是媒介传播的法律底线,但是,从媒介自身的立场看,传播的底线又是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道,"真实"不能成为媒体传播的标准,否则,表达自由就将无法实现,因此,法律的底线"应当容许"虚假新闻的传播.但是,作为一家媒体,尤其是负责任的媒体,不能将法律底线当作职业标准,随意"容许"自己成为虚假新闻的传播平台,那媒体的传播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媒体传播的职业标准,应该是从业者的"自由心证".  相似文献   
66.
苏凤朝 《物理教师》2001,22(7):36-37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它的体积和密度的乘积来定义,即m=pV;并进而指出:如果一个物体的体积为1,它的质量为1;那么同样材料构成的另外一个物体,它的体积为2,则它的质量也为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牛顿对质量的定义存在着重复循环定义的不足.这种定义没有真正说明什么是质量,以及质量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67.
策划者说     
《成长》2005,(12):96-96
这期策划做的是大学城专题,为了更贴近地知道真实情况,连看好几个星期,我们都混迹广州大学城。  相似文献   
68.
目前国内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教学的含义存有歧义 ,有人认为它是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 ;有人认为它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等等。笔者认为体育教学首先是教学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 ,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体”是体育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根本属性 ,体育教学在知识的内涵与其它理论学科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9.
70.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说由两部分构成: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体现工人的本质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主动性与受动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其中,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为人的本质的主导方面。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含有批判的、实践的、革命的实质及动机,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本性或价值性的完美的统一。同时,揭示了自由自觉活动的内涵,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性是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的终极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