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825篇
科学研究   13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5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政治人"是从西方政治理论中引入的概念,用于研究人的特定政治素质和品格及其确定性。政治人源于其角色的责任意识,而其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以及做出的政治行为,是社会政治良性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我们以社会成员为突破口,通过研究个体政治责任的产生构成、地位、首要功能、运行方式和途径,论证其对于社会政治系统的基础性影响。  相似文献   
92.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视角下,文化反哺现象日益凸显,给我国传统教育和教师的权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探讨文化反哺的内涵、成因及其作用有助于学界真正通过相关的理论思考,探讨出教师权威的价值转变与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93.
94.
刘丙元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道德教育能否实质地影响受教育的性格,使之形成德性,取决于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所教的道德是否真正信奉。丧失权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只有经得起理性批判翮生活考验...  相似文献   
95.
正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已经无数次听到学生家长这样的告白:"老师,你说一句比我们说十句都管用,他可听你的了。"即便是身为教师的家长,不管你自认为多优秀,当孩子走入校门后,也不得不将孩子心中最权威的位置让位给他的现任老师。  相似文献   
96.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专业引领的时代,这是一个教育转型的大变革时代。教师,千百年来传承文明、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全球化让学生们广泛接触了多元的文化和观念,这让传统保守的学校文化无法适应。信息化让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突变,这让教师掌握信息和知识的权威地位迅速失去。  相似文献   
97.
大学教师权威是大学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受大众传媒、文化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教师权威面临着困境。我们认为,在理论上认清大学教师权威的困境之所在,在现实中把握它的实际状况,对于我们建构新时期合理的教师权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8.
一、引言一位教师发现上课时举手的学生很少,于是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在上课时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在学生的一篇周记中,他偶然发现了学生举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上课要举手发言,我是很想举手回答问题的。但一看我们的语文科代表很多时候都不举手,我有什么资格举手呢?"原来,很多学生在举手之前都把目光先瞄向语文科代表,他们认为,在语文课上,语文科  相似文献   
99.
焦玉良、戚务念在《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撰文指出,当前的学校德育中仍保留着相当明显的“权威主义伦理学”元素,由权威说明什么是善的,并由权威规定行为的法则和规范,本质上是确定统治权威。在权威主义的教育环境中,服从是最大的善,  相似文献   
100.
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与朱塞佩.多纳托雷导演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都是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展开的,两个片子均以少年眼中的美丽女人为焦点叙述故事。都充满幻觉与真实交织的历史记忆,都以某个特殊时代作为背景,都表现了十多岁男孩青春期的萌动、焦躁,真实和忧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部同一主题类似展现方式的电影进行对比,浅析它们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