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琦的每一篇诗作都饱含着深情,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着最真切的感情,所以极易与读者引发心灵上的共鸣。读诗人李琦的诗,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朵小小的雪花,那么的干净、轻盈、一尘不染,然而在那“雪花”融化的一瞬,我们的心灵却是猛地收紧了一下。让我们燥热的心瞬间感到一丝清凉的慰藉。  相似文献   
12.
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琦的诗歌,隐显适度,在艺术表现上或者采用"思想知觉化"方式,实现心灵与外物的全息共振,强化了意象的鲜活性、整合美与知性化;或者注意寻找意象与象征的联系,创造了雪、远方、灯、茶等高度私人化的"主题语象",或者向叙事性文学扩张、借鉴,巧施事态艺术技巧,使诗歌的抒情本质融入了新机。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诗人李琦的诗歌也许不是一些评论家热衷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诗已成为当代诗坛不可多得的重要诗歌力量。文章从探究李琦诗歌作品景物的自然意象选择出发,深入剖析了诗歌作品营造的温暖、自然、深厚的艺术特色及其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琦的诗歌创作离不开真情。她写的许多诗歌选择从她身边人身上取材。她所写的《姑母》让人看了非常感动,其中表达了她与姑母之间的感情,诗中描写了姑母一生的生活和遭遇,体现出了她对姑母的心疼,同时也表达出了她对姑母的崇拜与敬佩。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著名作家李琦的《李琦近作选》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李琦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深受多重文化质素濡染,使她的诗作兼有灵性美与理趣美.李琦的诗歌蕴含了多重黑龙江地域文化元素,包括具备明显黑龙江特色的地理表征、节候表征和审美表征.黑龙江地域文化表征在诗人适度的隐显意象、营造意境中得到全息化的呈现,映现出诗歌文本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16.
李琦的诗歌像一块温润的玉,每一寸肌肤无:不透露着玉的光华:李琦的诗歌像一口恬静的泉,在悄无声息的流淌中带走我们心灵的尘埃;李琦的诗歌像一支悠悠飘来的古情歌,远离尘世的喧嚣。用大爱与真情抒写最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李琦写亲情的诗令我感动。李琦用优美的笔调抒写人世间的亲情,蕴藏着诗人独特的亲情体验,涌动着一片爱心。她的诗,不做作,不铺张,不赶潮流,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清新,朴素,不矫情。真诚地书写人世间最纯洁、最质朴的亲情。给人一种亲切感。我懂得了“以情动人”这个词。  相似文献   
18.
张兴华  张成良 《成才之路》2009,(32):I0004-I0004
“他的创业项目很有意思也很时尚,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是鲁东大学学生对于李琦创业项目的描述。原来,该校外国语学院06级的李琦创业项目就是替学校的同学与商家砍价,既可以让同学们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又可以帮助商家薄利多销开拓高校市场。正是看准商机存在,李琦在学校实现了创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7月1日晚,在新田县剧院舞台上,在鲜艳的党旗下,正在宣誓的64名预备党员中,有一位身高不足1.2米,脊柱严重向右凸起弯曲,身体成“S”型的残疾青年,他泪流满面地在心里无数次呼唤:“党是我的母亲,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就是新田县市政公司档案员李琦。一1973年5月20日,李琦出生于新田县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庭。在长辈的呵护下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1989年夏天,不幸正朝着花季般的李琦悄悄袭来,由于严重缺钙,李琦患的佝偻病开始恶化。脊柱开始侧弯,并时常伴有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吕麦 《知识窗》2013,(23):30-30
李琦的“传奇”,就像童活故事里的丑小鸭。作为一名“芳龄”23岁的文艺男青年,谁不希望自己是能够吸引“神仙妹妹”的“高富帅”呢?可李琦却有着一副圆柱形的矮壮身板,间距排列不精准的五官,支撑着一脑袋蘑菇状的头发,活脱脱一朵活动的丑蘑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