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指导性著作,杜维明认为,“儒学第三期发展”必须以方法论转变为导向,要从原来注重儒学之“体”的形而上学方法转到注重儒学之“用”的现实主义方法上来,今日的儒学研究只有从“用”上入手,才能既回归儒学传统,又能从传统儒学中发掘出于现代人有用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一批马来西亚华侨生,第一次被成功地运用于学术之功当推韦政通,将其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术实践的系傅伟勋,杜维明则是"文化中国"论说在英语世界的弘扬、宣传者,张岱年、方克立等一批学者则是"文化中国"理念在国内学界的提倡者。我们应该利用"文化中国"理念做足文章,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3.
李妍 《留学生》2012,(9):33-33
某日,与杜维明先生同座,谈到前些日子去香港,亲身感受到港人对大陆人之负面情绪。听了几个故事,初步判断,港人反感大陆客之重要因素是大陆客之举止粗鄙,比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排队,不会说请、先生、谢谢等客套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2014,(2):212-213
刘述先教授唁电 痛悼汤先生不治仙逝。因不能亲临吊唁,兹委托杜维明先生代表参加告别仪式。内人安云与我吁乐先生顺变节哀。  相似文献   
15.
编辑手记     
柯汉琳 《东方文化》2000,(6):127-127
杜维明先生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于今年两次到华南师范大学讲学,笔者两次都与杜先生见面并参与其中一次对话。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小型宴席上,杜先生总是滔滔不绝、纵横驰骋地谈古论今,从东西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到未来走向,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其思维之敏捷、学识之广博、研思之精深,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应该在关切政治、参与社会事务的同时,积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面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所受到的强大挑战,杜维明认为现代新儒家首先就要继承五四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清除糟粕,发扬精华,在吸收国内外各种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杜维明为现代新儒家知识分子所作的定位在我们看来有其合理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杜维明通过对孟子修身观念的诠释,意欲接着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往下讲,发现其中所蕴涵的生态美学精神,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美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即生态美学.杜维明的新见解应该引起如今生态美学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本來今春何公要到香港來講學,他的門生故舊把一切都已經安排好,後來忽然聽和他相熟的梁其姿教授(我的外甥)說,他決定遵醫囑取消講學,不來了.這是少有的改變,我聞訊頗爲不安,於是打電話去問候.  相似文献   
19.
杜维明立志为儒学的现代复兴“不懈陈辞”。而他关于如何复兴儒学在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学创新”到“丈明对话”的认识转变。通过梳理其认识转变的心路历程,认真分析他的“儒学创新”、“文明对话”说,可以看到:“儒学创新”说强调只有藉“见证人”(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实现民众的儒学认同,而“文明对话”说则强调只有通过与世界其他文明健康地对话,儒学才能实现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为全球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中,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杜维明非常强调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在他看来,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具有这一特性,只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知识分子救亡心切而抛弃了这一特性,现在应该继承五*四的批判精神,重新培养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杜维明的这一观点对于推动现代知识分子的自身建设很有意义,但他在论述其观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