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教育   4791篇
科学研究   158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48篇
综合类   242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140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过去 ,在作文课的教学上 ,采用的传统作法是 ,两个课时完成一个写作命题。这种沿用多年的陈旧作法表现出题型单调 ,练法单一 ,交流较少 ,反馈缓慢的诸多弊端。如果用高效率、多题型、有趣味的教改新思路和新作法去衡量、去评价这种传统作法 ,深感改革创新之必要。敢问教改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积累 ,本人尝试并实践着一种有趣、有效的作文模式——系列作文。所谓系列作文就是在规定的作文课上 ,教师出示课前设计的一组相互独立 ,但彼此相关的作文套题 ,让学生逐一练习。这套作文题 ,既能从多角度拟题 ,丰富练笔的内容 ;…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框架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新策略。它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变线性的、块状的教学设计为简洁的、弹性的、立体的、开放的教学结构设计,主张“学与导”的和谐发展,提倡操作程序的动态灵活性。在具体目标的制定中,旨在凸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使教学过程的推进,始终伴随着学生的体验、发现、创造。  相似文献   
13.
构建数字福建基础框架与信息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代数字地球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构建数字福建基础框架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设计出构建数据福建基础设施框架程序框图,及其在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从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对数字福建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而言,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保密性和服务的可获得性,才能使网络尽量不受攻击,本文对网络安全框架与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保存元数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数字资源保存的日益重视导致了资源保存系统的出现,保存元数据是资源保存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文章分析了保存元数据的定义、类型,并比较了几种著名的保存元数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若干深层次矛盾的根源性的问题,大多与"三农"问题有关。 由于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一方面,历史沉淀和现实复杂性及惯性极大,涉及众多方面,千头万绪,交织繁杂,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现代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人民群众对于小康社会和幸福生活期盼越加强烈。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学是以信息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对教育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 ,探讨教育信息运动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的综合性学科。教育信息学应信息社会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而产生 ,随着信息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教育信息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它应定位于信息科学与教育传播学之间。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将为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社区体育理论框架体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原理,对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进行探讨分析.创建既能反映社区体育的实际,又能指导社区体育研究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微观机理视角分析数据与记录因子的本质联系,构建档案的记录结构模型,探讨数据与档案的双轨共生机理和动态演化路径,对我国档案数据化实践提出若干建议。记录因子是逻辑上不可再分的独立记录单元。数据本质上是记录因子的结构化集合。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其壳层结构模型由“记录核”“记录幔”“记录壳”“记录表”构成,“记录核”中的记录因子以隐性或非结构化形态存在。数据与档案分别处于“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是两种彼此相互依赖、共存互补的记录资源。数据与档案的演化分为“档案到档案”“档案到数据”“数据到数据”“数据到档案”四种路径,记录因子在“隐含态”“黏着态”“离散态”“集合态”“聚合态”之间动态变化。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数据和档案双轮驱动的工作机制,开展记录因子抽取技术攻关,进行档案数据本体建设试点,推动国家层面档案数据资源中心协作网络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