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7,(17):76-76
好的新闻,要关乎他人的痛苦。8月值夜班,用了十几天的夜半时分终于读完了苏珊·桑塔格的《关于他人的痛苦》。书只有145页,之所以读得慢,是因为在这位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的字里行间,总有一些让新闻记者为之反思新闻这个行当"失当"之处的省悟。  相似文献   
12.
摄影有N种构图,摄影有N种器材,摄影有N种光圈快门组合,摄影有N种拍摄技法,摄影有N种商业价值,摄影有N种光照打法,摄影有N种后期处理方式……以上这些最被当下人们看重的东西不过是摄影的载体和延伸,他们已经开始慢慢偏离了摄影最初的本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摄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里有一句对于摄影令人印象深刻的犀利评论:"你不能拥有现实,但你可以拥有影像——就像你不能拥有现在,但可以拥有过去。"这里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对立词汇:"现实"与"影像"。如果说"现实"指的是我们存在的这一世界本  相似文献   
13.
冯克力  倪玮 《大学生》2014,(5):58-59
正1834年左右,摄影术的出现可以说大大改变了人们看历史的方式,对人类心理的变化影响也很大。我们以前只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但是没办法留存。我们能看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前辈、过去。以前,历史在书里、在画里,但总觉得不够直观。但是现在有了照片,它所定格的,是非常全息和直观的。既有对历史温情的理解,又有深沉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15.
被形容的桑塔格:40年来,公众对桑塔格的读解几度分裂,她被截然不同的词汇描述着:引发激烈争议的,虎头蛇尾的;创造性的,无创意的;幼稚天真的,深奥难解的;亲切随和的,冷漠超然的;高人一等的,民粹主义的;清教徒般的,纵情享乐的;真挚诚恳的,矫揉造作的;禁欲主义的,浮华奢侈的;左翼激进的,右翼保守的;深刻的,肤浅的;热情的,冷血的;傲慢专断的,犹豫不决的;明晰的,模糊的  相似文献   
16.
桑塔格的批评文集《反对阐释》虽然涉及广泛话题,归根结底不过一个主题——对把艺术等同于内容这一传统惯例的批判。这一主题尤为集中地体现在《反对阐释》、《论风格》、《“坎普”札记》以及《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这四篇文章中。通过这些文章,桑塔格表达了她在新的语境下建构形式美学来感知艺术的理想。这一理想恰好有一种与六十年代的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相一致的自发性,所以人们往往只关注《反对阐释》激进的一面而忽略了桑塔格在其中对严肃性的推崇。事实上,桑塔格追求的是一种多元的文化感受力,一种在形式与内容、审美与道德之间努力求得恰当平衡的感受力。只是,在追求这种理想的价值评判标准的同时,桑塔格也为艺术设立了棘手的高标准。  相似文献   
17.
苏珊·桑塔格的美令人过目难忘。那是一种特殊的美,聪慧、独立、果敢、深奥、神秘,也许因此更为性感。她黑发浓密,走起路来大步流星,颇有几分男性气概。写到她的时候,许多作家都会在她的容貌上稍费笔墨,形容她像印第安人、斯拉夫人、苏美尔人,或中国人。她也的确和中国有些渊源——她的生父杰克·罗森布拉特1938年便因肺结核死在天津。到了晚年,黑发泛白。  相似文献   
18.
关于塞雷娜·威廉姆斯,我们需要引用苏珊·桑塔格(2004年去世的美国女作家,被誉为“公众的良心”)的话——任何阐释都是对巨人苍白的恭维。很少有运动员会像塞·威廉姆斯这样,得到如此多的阐释和议论,而她的网球技术却成了其中最微不足道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诗"与"思"的关系问题上,桑塔格以"思"作为一种材质,服务于艺术形式或风格,即使"思"以一种悖谬形式出现;在"诗"与"善"的关系问题上,桑塔格指出道德愉悦在于像形式一样引出意识的智性满足,且艺术感受力更能滋养道德选择力。  相似文献   
20.
在《论摄影》一书中,苏珊·桑塔格论及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为什么会带给中国人困惑和愤怒,她写道,那是因为“在中国,拍摄照片总是一种仪式;它总要包括摆好姿势而且还必须要征得同意”。这不仅是两种艺术观念的不同,也是东西方之间漫长文化冲突史上一个有趣却不无苦涩的事例。在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同样的冲突则被浓缩为宫廷画师的谋杀案。伊斯坦布尔的象征意义历来勿庸置疑,在地理、历史、宗教与文化上,它都是东西方的分界线,也是独一无二的交汇点。15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感受到文艺复兴的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