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83.
1921年6月30日北京电车公司召开创立大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电车公司章程》。《北京电车公司章程》对于北京电车公司的性质、董事会、股份、监察人等都进行明确详细的规定,是北京电车公司制定其他规章制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邵丹  宋魁彦 《寻根》2011,(4):56-59
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的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此后直到民国初年仍屡有扩建。它是目前我国北方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庄园民居,  相似文献   
85.
肖芬初 《收藏界》2011,(3):77-77
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军阀坐大,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后,还想过皇帝瘾,在各种心情鬼胎的政治势力的支持下于1915年(民国四年)12月25日宣布,第二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改元“洪宪”,正式复辟帝制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认为民初孙中山热衷实业建设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因为实行其三民主义理论,还应充分考虑孙中山当时的政治处境,这是使孙中山对民初政局感到失望,进而转向热衷实业建设的客观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88.
论民国初年周学熙的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熙任财政总长期间,健全财政官制以规范财政运行,更新税制,并力图建立完善的银行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客观上有利于实现财政运行有序化、税制近代化、财政管理法制化,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当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熊希龄历史评价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希龄在湖南维新运动时期的激进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杀身成仁的谭嗣同与唐才常。他是《湘报》的创办与主持人,他的“洋人不可与之开衅”的主张不应当片面加以指丽,他在民国初年担任财政总长所经手的大借款是不得己而为之举措,也是唐绍仪内阁全体成员的一致决定,不应当由他一人承担责任,他在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的乱命上副署,虽是他难辞其咎的人生一大污点,却也是有原因和苦衷的,在指责他时也应当多一点理解。他晚年脱离袁世凯而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与抗日救亡,这是他人生最为闪光的一面,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0.
梁启超与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梁袁关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相联系,在戊戌变法时期、民国初年、护国运动时期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交往频繁,时而言和,时而结怨,变化异常,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梁袁关系的变化反映了梁启超宪政思想和袁世凯帝制思想的冲突和斗争,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曲折与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