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91.
熊希龄历史评价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希龄在湖南维新运动时期的激进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杀身成仁的谭嗣同与唐才常。他是《湘报》的创办与主持人,他的“洋人不可与之开衅”的主张不应当片面加以指丽,他在民国初年担任财政总长所经手的大借款是不得己而为之举措,也是唐绍仪内阁全体成员的一致决定,不应当由他一人承担责任,他在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的乱命上副署,虽是他难辞其咎的人生一大污点,却也是有原因和苦衷的,在指责他时也应当多一点理解。他晚年脱离袁世凯而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与抗日救亡,这是他人生最为闪光的一面,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2.
梁启超与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梁袁关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相联系,在戊戌变法时期、民国初年、护国运动时期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交往频繁,时而言和,时而结怨,变化异常,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梁袁关系的变化反映了梁启超宪政思想和袁世凯帝制思想的冲突和斗争,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曲折与复杂。  相似文献   
93.
孙占萍 《科教文汇》2007,(5S):11-12
对民国教育体制研究,不仅具有弄清一个时期教育体制的意义,而且关系的是对整个中国教育制度变迁考察和认识的问题,这在教育史研究中所具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处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新时代,如何在当前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制,正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初中央、省、县三级教育行政制度的演变进行了探讨,这将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对民国教育体制研究,不仅具有弄清一个时期教育体制的意义,而且关系的是对整个中国教育制度变迁考察和认识的问题,这在教育史研究中所具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处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新时代,如何在当前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制,正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初中央、省、县三级教育行政制度的演变进行了探讨,这将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民国初年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翠花 《现代情报》2003,23(4):157-158,152
中国图书馆始建于清政府“预备立宪”时期。民国初年,图书馆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其表现是近代图书馆意识增强;2.图书馆数量增加;3.管理方式近代化;4.图书馆学研究兴起。  相似文献   
96.
在中央政体模式和司法诉讼体制上,王宠惠主张照搬英国传统的内阁制和"一元制",而在地方制度上却主张承继清末以来的制度遗产,并充分融入古代中国的历史传统,采取一种折中式的改良主义方案。即便该方案违背当时两大政治势力的制宪理论以及自身所属政治立场,他仍明确提出了这一构想,并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王宠惠关于民初宪法体制的构想既存在基于自身政治立场考量的特征,也拥有个人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的痕迹,还包含有针对民初制宪问题比较分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97.
民国混乱与混战的根源,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进行过探讨,但较少论及智囊这一团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团体或个别人物,智囊颇受人们关注。民国智囊却因其表现欠佳而暗然失色。本通过对智囊在民初重要政治事件中的幕后策划及其在其中的表现,论证民初政治从统一到分裂这一转变过程中,智囊充当了助产婆的角色。  相似文献   
98.
在首次弄清了民国初年《蒙文白话报》及其后身《蒙文报》的历史沿革,刊期总数,发作范围等的基础上,笔者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讹,通过对报纸内容的分析,认为该刊在灌输共和理念,笼络和威慑蒙古上层,巩固民国的统治方面起了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民国建立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美各国对矿产资源进口大增,湖南矿业进入一个黄金时期。但战后市场需求减少,湖南采矿业走向衰落。民国初年湖南矿业的发展,使矿产品成为湖南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推动了湖南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大多是手工开采和土法冶炼,且过份依赖国际市场,湖南矿业没有走上一条独立发展的自主之路。  相似文献   
100.
俗话说,吃在广州。粤菜在民国初年达到一个鼎盛期。当时最负盛名的有两个代表性的家族,一个是谭家菜,一个是太史菜。这两个家族都诞生于广东南海。谭家菜北迁之后,已经融合各菜系而成为顶级官府菜,只有太史菜恪守粤菜特点并发扬光大,成为羊城食坛第一家。太史菜由南海绅士江太史公创出,他是民国初年羊城食坛的首席美食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