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368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258篇
综合类   78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3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祁县档案馆发现民国六年新镌《名贤集》一本。为京都文成堂藏版。字体是楷体,纸质为麻纸。分四、五、六、七言句,四种。《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具体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它汇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加以选择提炼而成,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让人凡事应从长计议;“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劝人言语之间要相互尊重;而“贫居闹市无人间,富在深山有远亲”则道…  相似文献   
132.
解封民国     
2007至2008年,蒋介石再度走到了争议的十字路口。海峡那边,去蒋化正进入高潮,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大中至正牌匾拆换成自由广场,已成台湾一景的两蒋陵寝哨兵也被撤掉。台当局官员宣称,蒋介石将不再是民众崇拜的民族救星,而是有功也有过的政治人物。而同样在这段时间,两岸的学者却纷如过江之鲫,奔赴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取经,这里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日记。从这批日记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蒋介石。  相似文献   
133.
训育是民国时期重要的道德形式,当前对它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它曾长期处于教育研究的边缘,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对它的研究方始兴起。有关民国训育研究当前尽管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但总的来看,无论就研究敷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推进这一研究更深入地进行,也便于其为更多入所认识,全面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4.
多次从媒体上看到有关朱家角邮史的章,虽远在香港但也甚为关注,并留意收集相关邮品,以求能对该地邮史进行—些补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5.
136.
马雪 《华夏文化》2007,(4):22-24
年号是用以纪年的名号。中国历史上用年号纪年,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才基本代之以今人所熟知的公历纪年。人们在一些历史文献和一部分文物资料中,常常会遇到有关年号的问题。从西汉武帝开始,帝王即位一般要重新纪元,每次纪元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7.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家庭婚姻生活成为一个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对当代社会的家庭婚姻问题已有较多研究,但对民国时期的这类问题则很少探讨,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者们更多地着眼于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大社会问题;二是有关这一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缺乏资料记载。山西省档案馆珍藏着一批有关家庭婚娴问题的民国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38.
2050年夏天,格陵兰广袤的冰原荡然无存,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已成为传说,南极冰盖下最大的沃斯托克湖已与大海融为一体,青藏高原的冻土彻底消融成为干旱的荒漠。 在中国首都北京,强烈的热带气旋夹带着狂风暴雨给这座城市又增添了几分湿热。由于温度过高,暑假已经延长到了4个月,这给已经负荷过重的公园和游乐场带来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9.
徽州文书的由来及其收藏整理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利 《寻根》2008,(6):4-14
作为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徽学学科的主要构成,上个世纪发现的南宋至民国年间近50万件(册)徽州原始文书,拥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那么,这些文书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流传的呢?其种类和主要内容有哪些?收藏情况又如何?对此,我们很有必要加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回顾了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历史脉络,概述了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等机构民国文献影印的出版概况,从选题、开发和出版形式等角度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现状进行述评,总结出版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民国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