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5744篇
科学研究   844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469篇
综合类   250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212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16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夏娃 《乒乓世界》2004,(5):14-15
从3月17日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公布雅典奥运会参赛名单时落选,到4月11日与王皓率先冲进奥运会预选赛的男双赛场,孔令辉把本应该用4年时间完成的自我超越浓缩在短短的25天里。从战功显赫到一无所有再到起生回生的蜕变中,他用综合实力、队内成绩和锲而不舍的执着征服了教练——孔令辉依然值得信赖,也鼓舞了球迷——孔令辉依然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2.
凡是有中国女队的比赛,乔红都是跟蔡振华并肩坐在观众席的前两排,加油、鼓掌、欢呼、喊战术,乔红有时候比坐在指挥席上的击元盛、李集还忙乎。男女队各7场比赛,除了男队小组赛对韩国、决赛对德国,老蔡只为王楠举过拳头,对王楠的期望、心中的焦急由此可见。夺冠之后,乔红按着事先的约定热爱了本刊记者采访,不过,这一次她聊的内容要比巴黎世乒赛时少多了。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早春,还带着缕缕寒意。2月16日早晨,在三环路中央教科所的大楼里,找们访问了詹万生教授。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国乒乓球队群星灿烂,所以在46届世乒謇之前.很多球迷对那个曾经在7年前拿过一次世界杯团体赛冠军的秦志戬并不太熟悉。在46届世乒赛中,只参加混双一项的秦志戬发挥出色,与队友杨影一起为中国队赢得了单项比赛开始后的第一枚金牌,让全国球迷记住了这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近日.随着电视连续剧《国球手》在中央电视台八套的播出,人们更多地了解了这位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胡大刚的世界冠军。然而,在今日成功的背后,秦志戬也有着一段艰辛的成长之路。日前,秦志戬首次向球迷倾吐心声,畅谈自己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社会》2002,(6):I001
2002年即将过去。回首过去,我们在全区档案事业史上又书写了辉煌的一笔,我们欣慰,我们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18.
19.
顾拜旦构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背景和顾拜旦的言论等文献的分析,认为:顾拜旦把人的和谐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通过奥林匹克的文化活动培养和教育青年.为了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实现,他设计了各种仪式、文化活动,制定了各种制度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性、独立性和纯洁性.顾拜旦架构的奥林匹克运动既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宗教精神、教育价值和审美艺术,又根据历史条件赋予时代精神,提出了崇高的奋斗目标,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连接了古代文化、现代精神和未来理想,成为促进人类的和谐、和平发展的社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0.
于无声处飞鸣镝--图书馆界知名学者于鸣镝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的大连,秋高气爽,景色迷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笔者怀着对我国图书馆界知名学者、原大连轻工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于鸣镝先生的敬仰之情,来到位于老虎滩旁中南路边一个安详静谧的居民小区,在弥漫着书香气息的于先生的书房——“无声书斋”里,笔者就当前图书馆界的热点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开始了愉快的访谈。本刊记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的发展进入了加速期,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已进入了论证和实验阶段。在关于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模式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图书馆将会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