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99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1750篇
教育   68765篇
科学研究   15375篇
各国文化   889篇
体育   4588篇
综合类   3437篇
文化理论   790篇
信息传播   31494篇
  2024年   369篇
  2023年   1568篇
  2022年   922篇
  2021年   1423篇
  2020年   1821篇
  2019年   1765篇
  2018年   919篇
  2017年   1721篇
  2016年   2218篇
  2015年   3850篇
  2014年   8527篇
  2013年   7549篇
  2012年   8947篇
  2011年   9666篇
  2010年   8598篇
  2009年   8743篇
  2008年   10297篇
  2007年   8053篇
  2006年   6840篇
  2005年   6494篇
  2004年   5693篇
  2003年   5139篇
  2002年   4106篇
  2001年   3232篇
  2000年   2256篇
  1999年   988篇
  1998年   802篇
  1997年   673篇
  1996年   555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本文针对并校后图书馆、资源室藏书现状、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02.
新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新环境下信息资源除印刷型载体外,电子出版物整合进入图书馆,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类型,信息服务将以印刷型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为主。  相似文献   
103.
政府     
《信息系统工程》2001,(10):10-10
  相似文献   
104.
数字时代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藏书建设”概念的“文献资源建设”概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宏观文献资源建设和微观文献资源建设相结合,是当代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5.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左少凝  柳晓春 《图书馆》2001,(6):18-22,48
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查询、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方便、低效率的现实状况,使人们再度重视传统分类法组织信息的优势和功能。而传统分类法本身的局限性,有望通过计算机、超文本等技术的改造得以减弱或消除。研究者的理论论述和应用设计表明,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中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6.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定义,列举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及内容,提出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7.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以MRPH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ERP,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原来的制造资源计划拓展为围绕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企业内外部资源计划系统。它不仅从制造业延伸到各行各业,而且突破了原来只管理企业内部资源的方式,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市场需求制造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8.
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学科性质和相关学科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脉络来看,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学科性质是现代图书馆学,其相关学科是社会科学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探讨这个问题,将有利于推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9.
和风拂面,春日融融。琤琤悦耳的古乐声中,笔在福建省艺术学校龙岩分校见到了古筝艺术家钟开城先生。  相似文献   
110.
对体育院校新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术专业更改为民族体育专业后,拓展了专业口径,扩大了知识面,但单科院校在扩大专业口径的同时,切不可丢掉专业的特色和失去专业水准,这是单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短时期内,本专业以武术为龙头、为主体的办学方针不可动摇.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养生两个专业方向,从开课之日起,就得解决师资、器材、场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