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26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3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01.
丁常文 《考试周刊》2011,(82):204-205
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具体途径,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2.
欠缺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是目前农民工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社会各界和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03.
在第二届辽宁新闻奖名版名栏评选中荣获名牌版面的《法治生活》专刊,是《沈阳日报》一块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版面。创办至今,一直与时代同行,与依法治国的文明进程同步。其间几易版名,不断改版创新,增减栏目,深受读者欢迎,成为报纸凝聚读者、扩大影响的一块重要园地。在几次读者抽样调查中,都名列前茅。那么,该版是如何赢得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的呢?本人作为在这块园地耕耘了  相似文献   
104.
文章以"如何策划地方电视台法治栏目"为论题,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观众的视听需求,分别从社会环境、栏目定位、栏目名称、栏目宗旨、栏目选题、"六性"要求、可行性预测等方面大量运用举例、说理、引用等论证方式进行论述,在提出了定位准确、名称得当、宗旨明晰,形态多样等分论点的基础上,最后加以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65-65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中国工商局西长安街工商所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为提高百姓法律意识、服务辖区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6.
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大多只注重对知识和学位的追求而忽略了对法律的掌握和运用,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上当受骗,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教育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从四方面出发,就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法律认知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107.
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中国,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观念、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安全防范专业及法律专业必修的科目。大学生中存在法律意识与道德行为的不对称现象,它根源于社会、网络、教育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安全防范专业的大学生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法律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8.
大学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处于弱势地位,法律意识的薄弱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更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本文就大学生维权现状展开探讨,从学生维权意思淡薄,就业权法律文件不完善,用人单位责任缺失三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大学生就业维权之路艰辛的原因,并从提高学生维权意识,健全法律法规两方面开展就业维权培育。  相似文献   
109.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管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大,法制化管理是必然趋势,它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尝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0.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强烈的法律意识是各行从业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未来高级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其法律意识培养更为重要。问卷调查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存在法律意识薄弱、教育法律知识薄弱、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完善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构建大学校园法律文化等是有效提升其法律意识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