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在随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外语人才,免受对外交涉活动中洋人之“欺蒙”,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广州广方言馆等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目的的洋务学堂相继创设。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新式学堂的培养目标不断地演进,以这些洋务学堂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也随之确立,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甲午战争之后的长沙,是南中国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但甲午战前湖湘文化固有的较为开放的学风和经世致用传统并未在长沙得到推广,长沙绅民表现出的主要是藉湘军“翼教”成功之后进一步强化的自负心态与救时卫道责任感,并由此流衍为炽烈的仇夷拒洋与“耻闻洋务”习尚。这种守旧习尚明显阻遏了洋务事业在长沙的开展,对长沙的近代化启动带来了较大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表现于:洋务教育奉行的“中体西用”思想确立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构架;其推行新学的结果,加速了旧教育体制的解体,加快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中译西书冲击和改变了旧的知识结构和教育体系,加速了课程内容一体化的进程;培养了一支近代化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一股促进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雄劲东风;留学生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封闭式的教育结构,形成了开放式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04.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增强国力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的大学与世界著名的大学相比,在制度的选择上、资源的收集上、人才的竞争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致使我国的大学不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本文分析了清末洋务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国外大学办学经验对我们办学的启示;我国教育的弊端以及提出了建设一流大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曾国藩官京都时,一心理学,修身善望,对鸦片战争不甚关心,不甚了解,强调京都“如无事时”。中年,一心“剿发”、“剿捻”,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专吉君臣大义”,都拒绝派兵北援,又认为侵略者未摧毁清朝庭政权,是“有德于我”;同意“借夷助剿”,但主张暂缓其行;积极仿造洋炮洋船,目的是“剿发逆,勤远略”。晚年,扩大“洋务”活动,开洋务运动的先河;处理天津教案,思想上矛盾重重,行动上畏葸妥协,“内愧神明,外惭清议”。主张“羁縻外交”和“诚信外交”。  相似文献   
106.
清末洋务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盛宣怀长年为洋务实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创建轮船招商局,推动电报业兴起,创建汉阳铁厂,创建通商银行,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7.
白真玲 《知识窗》2013,(14):54-55
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怎样向学生讲述李鸿章是教师比较重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为主要依据,就李鸿章参与的一些外交活动、镇压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等事件,本着尊重史实的态度,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较为客观、辩证地评价了李鸿章。  相似文献   
108.
"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的教育思潮,也是洋务派兴办洋务学堂的宗旨。"中体"与"西用"的矛盾贯穿着洋务学堂的发展,支配着洋务学堂的发展形式,其办学模式呈现出不中不西、新旧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不论是从必要性,还是从可行性角度看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都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研究的必要性,这一方面是由洋务教育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决定,另一方也是由目前人们关于洋务教育的认识决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研究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可行性,这种可行性集中体现在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研究的价值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马勇 《百科知识》2014,(17):47-50
正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数千年农业文明长时期独占鳌头,引领世界。然而自从西方新社会生产力出现后,中国实际上就面临着一个原本并不艰难的选择:如何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业的、商业的文明?大梦初醒,寻求富强之路商业因子在中国文明中一直潜藏着。两千年来,为了维护农业文明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府始终实行"重农抑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