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91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杨慧茹 《现代语文》2006,(9):115-115
学中的现实主义原本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活的恒久赐予,并非率意创制的时令性饰物。现实主义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它在历史运行中发展变化,在时代交迭中移易更新,作为一种学潮流它自然有高扬或低回的曲折流变过程,但因它所固有的与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却使它足以保持不易枯竭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学精神,它深刻地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和学现实之中,并且产生出许多触动灵魂发人深省的篇章。活跃异常、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激发了作家与时代共命运。与现实共沉浮的敏感和豪情。使得作家无法摆脱现实生活的纠缠,由此而赋予现实主义学以旺盛的活力,常常在自我更新的同时开辟出学发展的新路来。  相似文献   
72.
孙惠芬长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辽南的乡土世界,对乡土的书写是她一直所坚持着的创作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惠芬对于乡村的态度和小说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孙惠芬从以童真的视角去观察歇马山庄到以锋利的笔法解剖上塘村的改革变迁,呈现世纪之末到新世纪不同历史时期农村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灵困境,并将辽南乡土世界当作自身的精神归宿,深切地观照着它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73.
本文基于对青海省互助县南门峡地区亲属称谓的调查和记录,探讨了该地区亲属称谓的表现及近二十年来亲属称谓的流变特点。分析总结了多元文化的亲属称谓从相互有别到认知、存异再到求同的整个流变过程。说明称谓语的变化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也是近现代社会变化在语言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74.
通过武术专家教授访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规定套路为视角,研究长拳套路技术流变的历程与趋势,为长拳技术进一步普及、提高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规定长拳技术流变状况是:基本技术与辅助技术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套路结构编排更加注重均衡性、空间层次性与完整性.2、武...  相似文献   
75.
服饰的发展变化始终反映着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兴蒙乡蒙古族妇女服饰的产生、延续、发展、变化都不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其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与水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的变化积淀而成,并相沿成习。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文化的背景、因素和成因,我们才能够真正解释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7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的渊源、分化与发展的路线及动因进行探析,以探讨项目的亲缘关系和项目的发展规律,对项目的发展更好地把握。得出: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在起源与分途上有渊源关系。艺术表现形式、项目组成要素和项目美学要素的一致性体现了项目之间的亲缘关系。项目的发展体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分化,再从...  相似文献   
77.
龙和凤作为古老的丝绸图式题材,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内艺术创造的辉煌成就。在当今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创新性、多样性必然成为今天丝绸纹样设计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并发扬中国传统龙凤文化的精髓,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诠释龙凤精神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对促进当代丝绸图案艺术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从锡伯族民间信仰演进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流文化,在塑造我国民间信仰过程中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我国民间信仰在保留、传承这些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也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广告”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告虽然起源很早,但直到19世纪末,我们的语言文字中还没有出现"广告"一词,古人习惯使用的是"告白"、"声明"等词。"广告"一词以汉字形式出现,依据现存史料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旅日华侨的资助下,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在1899年4月30日出版的第十三期中,该报刊出了用日文撰写的招揽广告的告白《记事扩张卜广告募集》,这是中国人自办刊物中第一次使用"广告"一词,但此时的"广告"尚属  相似文献   
80.
曹禺的剧本《雷雨》自1934年7月首刊于《文学季刊》之后,后来又印行了很多次,出现了诸多的版本。20世纪60年代以来便有学者开始关注《雷雨》的版本,并在其版本流变研究、版本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和对版本修改得失的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