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52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感觉自己萌萌哒"一语作为泛娱乐化的表达,值得思量。周作人在《苦茶庵笑话集》序言里提到:"中国现时似乎盛行‘幽默’,这不是什么吉兆。帝俄时代一个文人说,讽刺是奴隶的言语。"流行语具有自成一体的语言符号系统,以特殊逻辑而运作。本文对"萌"、日语"萌え""萌萌哒"到微博话题"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流行趋势进行梳理,从语言学角度的语义、结构、语用视角对"感觉自己萌萌哒"一语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02.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新理论,它为研究语言及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试从模因论视角分析2012年迅速蹿红的"中国式X"这一强势模因的网络传播过程及其顺势产生的模因变体,并从语言和社会层面来探讨流行语"中国式"复制和传播的生成原因,以期为语言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流行语自身特点、留学生需求和汉语教学大纲、汉语教材滞后等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中流行语教学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加强流行语教学的规范性就要首先从数量范围上进行规范,同时,教学中注重流行语使用场合的教授。  相似文献   
104.
流行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是透视社会的反光镜,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表达了人们丰富的文化心理。人们可以透过流行语来观察社会的发展,了解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大众心态。以2013年十大流行语为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谈流行语的生成途径,从文化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解读流行语蕴涵的文化心理,可窥见流行语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ABB式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构词方式,探讨了"ABB"式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6.
王依忆 《海外英语》2014,(8):265+282
新词语的产生是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淘宝用语"亲",起初常见于淘宝购物中,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淘宝体"亲"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一来自购物网站的称谓语已经突破了这一语言使用的局限并彰显了它非凡的生命力。该文主要分析淘宝体"亲"产生及其在社会生活领域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发展备受瞩目。鉴于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特殊环境及其特有的语言形式,在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指导下,从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译者对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三方面探讨网络流行语英译问题。经过理论分析最终提出了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音译法、零翻译和复合翻译等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语言中的流行语极为活跃,折射着当下受众的思想动态及社会政治舆情等,据此将其分为娱乐和民生两类。网络流行语传播也如双刃剑给社会带来正负效应,既有为受众拓展交流方式,助媒介赢得眼球经济,促进民主监督等有利一面,又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语言规范造成沟通障碍,使用不当易引发网络暴力,消解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等不利的一面。倡导受众要辩证地看待与使用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09.
文章以校园流行语为考察对象,着重论述和分析其特征、表现类型、找出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剖析产生的心理原因.研究校园流行语,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0.
语义泛化就是词语在保持基本意义特征的基础上,在现实、心理、文化压力及语言内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语义场扩张,将更多的意义纳入自己的指称范围内的具有动态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将对流行语及专用语语义泛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