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28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97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桦 《全国新书目》2008,(23):35-39
《光绪之死大揭秘》一书详细剖析光绪与慈禧数十年的恩恩怨怨,解读统治中国近50年的慈禧的诡诈与阴谋.在光绪逝世100年之际,深入发掘历史档案,结合最新科学鉴定结果,拨开了光绪之死的层层迷雾。  相似文献   
22.
中国最早的民营广告公司可追溯到民国时期,从清朝末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全国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都成立了相当规模的民营广告公司。这些民营广告公司实力雄厚,让外资广告公司相形见绌。而此后十余年的战乱,破坏了广告公司发展所必需的安定的商业环境。建国之后,国家采取公私合营制度,"政府对私营广告业进行了初步整顿。解散了一些经营作风不正、业务  相似文献   
23.
清朝私家藏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清朝私家藏书业兴盛的原因,介绍了清朝有影响的私人藏书家、该时期藏书家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4.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清军入关建都北京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一百九十余年的书和档案立法活动,基本上是我国封建主义档案管理活动的延续,主要继承了唐以来特别是明朝制定的档案法规。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由于西方列强相继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方面顽强地保留了档案法制建设方面优秀的民族遗产;另一方面,也开始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在档案管理、保护诸方面先进的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  相似文献   
25.
李国荣 《历史档案》2006,(3):135-136
徐广源先生撰著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已由中华书局出版,笔者有幸先睹,受益良多。粗览该书,深感这是一部清朝后妃研究的力作。关键在于字里行间浸透着以下三大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6.
清朝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总结时期,学者们以深厚的学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对以往的文化典籍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采用各种形式注释历代史书,在史书注释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将古代史书注释工作推向顶峰。  相似文献   
27.
10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霸权,在我国东北展开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时长达一年零七个月,战场遍及辽沈大地和东南沿海地区。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御这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只好宣布“局外中立”,在中国大片国土上硝烟弥漫。虎争波及之地,田禾被毁,房屋被焚,庐墓为墟,百姓惨遭杀戮。战争的  相似文献   
28.
鲁迅有一句名言,说是“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1928年1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清宫八千麻袋档案的来龙去脉”事件。然而,这一事件当时并没有完结,而且断断续续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8年。  相似文献   
29.
1872年-1875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容宏等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中国铁路工程开拓者詹天佑即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0.
早期放映电影并无影院,看影戏都在茶楼饭馆里,这大概是沿袭了饮茶听书的风俗。1897年起,上海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等都放映过电影。但看电影与听书到底不同,它须隔绝光亮使观众置身于黑暗中,所以放映电影从一开始就辟单室于茶楼,另售门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